为上幼儿园陪睡校长:不惜碾碎身体给孩子铺路,值吗?

01

网上曾曝出一个很魔幻的新闻:母亲为了孩子能读高质量的私立幼儿园,陪睡校长。

这组截图刷屏了我的朋友圈,可恶的是,校长得了一次好处之后,还妄图有第二次、第三次……

丈夫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严厉谴责妻子的“出轨”,

但妻子认为自己为孩子牺牲“很伟大”,反而丈夫每月2万收入读不起好学校,才应该觉得羞耻。

许多妈妈看了这条新闻,愤怒得无以复加:这校长简直太恶心了!这妈妈太可怜了!

也有人认为:丈夫很正确,遇上这种校长,再好的学校我也不会牺牲老婆,宁可不读。

但让我心寒且担忧的,是评论区里一部分女人的看法:如果校长不介意,我没问题。一次陪睡换来价值几百万的名额,很划算啊!

且不论新闻是真是假,评论区里的妈妈们让我心惊肉跳:

原来,这世间有那么多“伟大”的妈妈,为了孩子日后能飞黄腾达,

不惜把自己的肉体交出去,碾碎了给孩子铺路。

与其问傻不傻,我更想问一句:

值得吗?

为上幼儿园陪睡校长:不惜碾碎身体给孩子铺路,值吗?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大人说:女孩子要自尊自爱,不要作践自己。

听起来自爱很重要,但到底什么是自爱呢?

在佛洛姆的自爱理论中,自爱是健康自恋的另一种诠释。现代人为了找到自我和生存的意义,走出精神和道德的困境,必须建立一种以人为尺度、以人性为伦理道德的准则——以爱为核心内容,以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为目标——借助精神分析与佛教禅宗净化人的心灵的人道主义伦理学。

自爱,是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自爱之人拥有内心深处的坦然,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报以理智且温和的态度。

说着有点抽象,落到实处,自爱的表现是:恰到好处、言行一致的利人与利己。

比如,妈妈教育孩子要自爱,同时自己也能做到自爱,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能够做到自爱。

如果妈妈教育孩子要自爱,自己有愧于此,孩子不是傻瓜,他能够从母子之间细微的情感联结中,察觉到母亲言行的矛盾处,从而影响成长期孩子的自我同一性。

“妈妈在骗我”,尽管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的直觉告诉自己,妈妈有事瞒着她。

如果此时妈妈对孩子撒谎:“我没有什么事瞒着你”。或者对孩子标榜“我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孩子的同一性会产生混乱。

妈妈此时的心理状态,就是孩子十年后的心理状态。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基因工程师,他们严格遵守“言传身教”的法则,完美的复制家长的内心状态,没出一丝纰漏。

因此,

一个不懂自爱的母亲,

养不出自爱的孩子;

一个自轻自贱的母亲,

必然会有一个自我作贱的孩子。

为什么?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你就懂了。

02

小安是我5年前旅行时认识的朋友,我们一起睡在青旅的大通铺上,交流彼此的原生家庭,聊着聊着,小安突然哭了起来。

她说,自己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把她带大。

每次想到妈妈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想到那段悲惨的经历,她都会感到分外心酸,所以希望自己能挣钱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独立自爱的女孩子。”小安骄傲的说,“我一定不会辜负母亲的期待。”

5年后再邂逅小安,她已是上海的一名企业高管,年过30,上一段婚姻无疾而终。小安告诉我,离婚的理由是“出轨”。

“是我出轨了。”小安抽着烟漫不经心的说,给我看新男友的照片:一个抱着篮球的大学男生,满脸胶原蛋白。

“你在我的印象里,不像是一个会出轨的女人啊。”我震惊的说。

5年前发誓要“独立自爱”的小安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为上幼儿园陪睡校长:不惜碾碎身体给孩子铺路,值吗?

小安掐灭了烟,告诉了我一段沉痛得令人心碎的往事:

记忆中我的妈妈一直单身,她从小就教育我,女人要独立自爱,我也一直是这样长大的。

当我长大了可以独立了,妈妈告诉我,其实她离婚后一直没有拿到过抚养费,为了养我,她曾经做过小三。

那一瞬间,我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些源源不断的零花钱、叔叔们异样的眼神、妈妈行为的不协调感,都有了答案。

我曾经历过性骚扰,我一直以为是自己不好,无意间做出了挑逗男人的举动,所以再三克制自己:要保守自爱。

我专挑街边十几块的衣服穿,为的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洁身自好”,不让男人想入非非。

当妈妈用漫不经心的语气告诉我,她曾经做过小三时,我知道她是想用平淡来掩饰心虚,但那一瞬间,我真的恨她。

我恨她告诉了我真相,母子30年,我其实早就察觉到蹊跷,但如果她不告诉我真相,我还能骗自己去寻找别的答案。

得知真相后,我心里那个尊贵、独立、自爱的母亲的幻想碎了,从渣滓里诞生的,是一个依附男人、自我作贱的女人。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多年的自我克制只是为了抵抗骨子里的自轻自贱,我和我妈都不是什么独立自爱的女人,这才是现实。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面对母亲,离婚后我甚至想过:我就是死在上海,也不想回家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但她终究是我的母亲,我不可能离开她。

大概两年左右,我放纵了一把,因此离了婚,但我也不后悔。尽管方式不太对,但我放下了心里那个虚假的“独立自爱女性”光环,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

为上幼儿园陪睡校长:不惜碾碎身体给孩子铺路,值吗?

讲到最后,小安说自己短时间内不打算再婚,她需要一段“排毒”的时间,来治愈自己伤痕累累的内心。

对于母亲,她也放下了仇恨。

她感谢母亲告诉了她真相,迫使她成长起来,即使这让她如遭浩劫,但能让她的孩子免于遭受同样的痛苦。

03

精神分析涵盖的人体发展要素中,“关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总是会重复母子关系的模式。

发展心理学认为,4-6岁的儿童处在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转变期,能够了解他人和某一角色的观点,并将其与自己的观点相协调。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让一个成年人在孩子面前反复殴打娃娃,然后离开房间。

接着让男孩和女孩单独和娃娃相处,很快,男孩和女孩开始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反复殴打娃娃。

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们采纳了成年人的行为,如同烙印一般,把“殴打”刻在自己的脑子里。

这些采纳之后的烙印,遍布了孩子与母亲整个关系。

打开网页,我们能看到一些妈妈为了孩子“陪睡”的新闻,对孩子而言,妈妈“陪睡”对他造成的影响有三个:

1.认可这种行为,“陪睡是为我好,陪睡是正确的”。

2.不认可这种行为,“我不值得被爱”。

3.认知混乱,理智上知道陪睡是不对的,但身体却倾向于认为这是对的。

这和母亲如何掩饰、隐瞒、欺骗孩子无关,这是藏在母子关系里的真相,即使用谎言包裹秘密,孩子也会诚实的长成母亲曾经的模样。

这是孩子在成长期间,母亲的“言传身教”造成的结果。

电影《男人要自爱》里,一个大男人主义者正在教好友如何出轨,因为撞到了电线杆,来到了一个男女颠倒的世界。

他从小接受男权教育长大,不知道自爱是怎么回事,所以总是因为“衣着暴露”“举止不当”频频被女人调戏。

为上幼儿园陪睡校长:不惜碾碎身体给孩子铺路,值吗?

他曾经活得很粗糙,好朋友担心他“嫁不出去”,劝他说:你要贴眼膜,贴面膜,用翘臀的垫子,不裸露上身,剃干净体毛,这样才能被女人追。

他听了朋友的话,很快被妹子追求了,但妹子一上来就推到他,推完倒头就睡,这让他感到分外空虚。

为上幼儿园陪睡校长:不惜碾碎身体给孩子铺路,值吗?

电影的最后,男人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他开始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自爱:

不是用出轨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不是吸引异性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是给孩子创造出一个无论自己是男是女,都能够获得尊重的世界。

04

大学时期,我的室友是一个很简朴的人,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依然自我感觉良好,她把更多的钱拿去买书、旅行。

我有个朋友对此非常不理解:长得一般,打扮又不好看,整天还各种自夸,她得瑟什么啊?

在她的认识里,女孩只有长得好看、打扮时髦才有资格得瑟,平凡如室友自然是没资格得瑟的。

为此,她一直在拼命学化妆,努力营造出自己很美的表象。

为上幼儿园陪睡校长:不惜碾碎身体给孩子铺路,值吗?

☞ 室友的自信,本质上来源于“我无所不能”这种信念。

她热爱读书,觉得自己可以从中收获所有我想要的东西,所以完全接纳自己不够好的地方。

简单来说就是:我爱自己,情人眼里出西施,就算是缺点我也能看成优点。

☞ 但朋友的自信却来源于“我要做的更好”。

她拼了命让自己更美,内心深处却无法接纳当前的自己,即使她已经非常优秀,但总有个标准摆在那里,提醒她还要更优秀才能脱胎换骨。

对自卑的人而言,自我接纳是最难的,因为她们总是曲解自信的意思:

有人认为,自信就是去做更多提升自己的事,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有人认为,自信就是满怀信心的去做事,即使失败了也不害怕;

还有人认为,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够超越极限。

其实,自信的核心是自爱。

它不需要你做什么去表现,只需要你默默的认可自己身上即将发生的一切,都值得被尊重。

失败是值得尊重的,它带来成长;

简朴是值得尊重,它带来充实;

时尚是值得尊重的,它带来美丽……

健康的自爱或许不会让你看起来更优秀,但能够让你自信满满,在生活面前始终斗志高昂。

因为怀有斗志,一个自爱的妈妈,才能够培养出健康自恋的孩子。

而一个自爱的女孩,会比任何都更优先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她不需要母亲提醒她“独立自爱”,仅靠本能便能走向正确的道路。

自爱这个观念,在妈妈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刻下了烙印,未来也会传承给女儿。

比起价值百万的幼儿园,这份自爱,这才是妈妈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者:芒来小姐

来源:简书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