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瞿芳:Leader的使命是要带领一群人,去到他们去不了的地方
- A+
- A-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黑天鹅”,但也有一些平台迎来了爆发,“小红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疫情期间,滴滴总裁柳青成为了小红书的粉丝,跟着小红书上的视频学习做饭。像柳青一样的女性用户还有很多,她们构成了小红书用户群体中的绝对主力。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小红书有超1亿月活用户,活跃用户呈年轻化趋势,以女性用户为主,占比90.41%。2020年,小红书笔记发布量近3亿条,每天产生超100亿次的笔记曝光。
自2013年创立以来,“小红书”在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的笼罩下,成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迅速成为估值近60亿美金的独角兽,而其背后的创始人则是一位80后女性。创业近8年,瞿芳带领公司逆势生长,累计完成多轮融资,收获阿里巴巴、腾讯、高瓴资本、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机构股东,使社区迸发出巨大的想象力和生命力。
历经千淘万漉,瞿芳带领小红书成长的秘诀是什么?如何从错误、巨头夹击中,不断站起、复盘与迭代,从她的创业之路复盘和演讲分享中,或许就能窥见一斑。
0 1
从世界500强辞职,下海创业
人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并且去践行它,靠的往往是比别人多出的那股冲动劲儿。
瞿芳就是这样的。
瞿芳从小就很喜欢游玩,长大脱开缰绳后这种特质越发明显。有一次,她还在读大学时就跑到了苏格兰玩。
这位80后文科女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就职于世界500强的贝塔斯曼,月薪资上万,一呆就是6年。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沿着这样一条光明坦途走下去,前途无忧。
然而,2013年29岁的瞿芳却做出了一个让父母、朋友大跌眼镜的决定:辞掉高薪白领工作,原因是她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武汉老乡毛文超,决定下海创业,带着周围人的质疑眼光、父母的满腹抱怨,瞿芳走向了人生另一条看不清方向的轨道。
此时海归学子毛文超,经验十足,早就已经是跨境电商领域的专家了。2012年的毛文超,在斯坦福大学深造,父母来美旅游顺带看望他,为了尽孝心,他找遍各大旅游网站,发现里面的信息纷繁复杂,但是唯独找不到他想看的地方——购物。他觉着这块缺失的部分,正是用户的痛点——哪个中国人来外国旅游,除了拍照,最先想到的不是购物?
随后他遇到了瞿芳,两人相谈甚欢。
2013年正是跨境旅行开始火热的时候。瞿芳想起自己曾经在国外买羊毛衫的经历,那么多人去国外购物,告诉他们买什么、去哪里买的指南肯定是刚需。
她发现,很多女生都是一个空箱子出国,两个满箱子回来,经验和笔记比九牛身上的毛还要多,不好好利用真实浪费了。
针对此现象,好友毛文超提出做社区的想法,目标瞄准90后,“做海外商品真实口碑平台”。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喜欢种草和剁手的小女生瞿芳对此十分赞同。别看瞿芳外表文文弱弱的,她骨子里透着一股狠劲儿。一旦确定方向,不管前方是否明朗,先实施再说!
于是,2013年5月底瞿芳果断辞职,风风火火去美国找风投,一个月之后,行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成立。
公司建好后,“该怎么起步”成为两位创始人需要及时处理的现实问题。
瞿芳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让用户去主导这一切,也就是让用户到平台主动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和购物心得,你来我往,资源共享。
有想法立马行动,她和毛文超分头去找当地的购物达人,把她们的经验编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书名就叫“小红书”。当然,书没有出版,只是上线了一款PDF电子版形式呈现的购物攻略指南。
让瞿芳十分惊喜的是,不到一个月一个不可思议的纪录诞生了:这份购物攻略指南被下载了50万次。
0 2
在阿里、京东等巨头笼罩下站稳脚跟
瞿芳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跨境购物的需求非常庞大,毛文超和瞿芳两人开始商量:“很多用户不熟悉海外购物流程,总怕买到假货,所以海淘大有可为。”
毛文超和瞿芳商议后,放出了3个“大招”,第一招是推出购物攻略。第二招是完善客户体验。第三招是扶持原创内容。正是这三招给“小红书”的上线做足了准备。
此时,中国移动互联网已呈井喷之势,传统的PC阅读江河日下,瞿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趋势:时代变了,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渠道也变了。PDF是不可能走得长远的,瞿芳掉转航向,把PC流量引导到移动客户端。
2013年12月,小红书APP正式上线。当时,它只是一个社区,给用户提供一个海外购物的分享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上面“逛”和“刷”。
让人意外的是,刚跨过年瞿芳还在过春节,同事一个电话打来:小红书服务器爆了,过年期间在国外旅游的和在家玩手机的,两拨人一起冲垮了服务器。这再次证明,瞿芳已经找到了一个刚需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8月,成立仅半年多的小红书已经聚集了几百万用户了。
不久,小红书上线了一款希腊产的清洗液,没想到一推出就被秒光了。这让她看到了小红书的另一个天生的价值:卖货。小红书从分享海外购物经验出身,却成功完成了从垂直社区到电商平台的转身。
渐渐地,随着用户不断增多,小红书也掌握了一手的海外商品数据。比如用户浏览最多的东西什么?点赞最多的是什么?分享最多的是什么?它都一清二楚。
转到电商航道上来后,瞿芳以最快速度组建了海外采购团队、仓储物流团队、客服团队……还必须每天跟各个国家的海关部门打交道,有时候累到凌晨回家一倒头就睡过去了。
瞿芳的创业方向一直很坚定,小红书自转入电商后的5个月里,销售额超过两亿人民币,2017年,小红书营收突破了100 亿。
从PC读物到移动互联网APP,从垂直社区到电商独角兽,通过两次换道,两次顺势而为,瞿芳在阿里和京东等巨头的笼罩下站稳了脚跟!
小红书模式全面成功后,很快引发了一轮竞争狂潮。
比如,2018年,美图秀秀在APP里加入了大量社区内容,创始人吴欣鸿放话:“国内需要不同价值的平台能够互补,没有哪个平台可以一网打尽!”
还有两张新面孔豆田和新草也加入战斗,这两个新名字虽然陌生,但它背后的快手和今日头条却能让人不寒而栗。
在对手的步步紧逼下,很快资本市场流言四起。但是瞿芳没有胆怯,她不断夯实基础,深耕用户人群,通过社区这根纽带和对手们打起了耐力战。
值得一提的是,瞿芳个人的创业魅力也获得不少资本的青睐。2016年,小红书接受腾讯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2018年6月,小红书融资3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在瞿芳团队的斡旋下,阿里和腾讯罕见地“握手言和”。
随着阿里巴巴3亿美元投资到账,小红书补足弹药,对手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了。
0 3
瞿芳的识人、用人:先定阵、再定人
近8年的发展,瞿芳曾坦言,小红书在识人和用人上也犯过很多错,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她曾在演讲中分享过一个在识人和用人上的核心原则:先定阵,再定人。
“阵”是指组织架构。有一个问题是互联网公司经常讨论的:到底是业务单元闭环还是职能线?这个问题我们也前后讨论过多次。很多次试验都反映出,不同公司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业务的不同阶段,需要更灵活的组织架构设置。但是在这个组织架构上,如何判断一号位的人合不合适?
互联网公司都会不断地做新产品,大家到底是用运营去做BU的一号位,还是用产品、技术人员做BU的一号位?这永远是一个难题,因为我相信在创业公司人才不冗余的情况下,非常难有一个完美的人出现。
因此,我们通常会先定阵,到底这个架构看重的是技术力、产品力还是运营力。一旦你定了阵,在人的选择上就不会那么纠结了。也许有一个人很强,但如果他的能力长板与“阵”不匹配,那也带不好军队。
01 未来组织会越来越像球队,目标不变,但阵型会变
在外部情况不确定时,我更倾向于未来的组织阵型会更像球队。球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清楚他们的目标是一起赢,他们可能会定一个大概的阵型,比如说443。
虽然有主教练,但是当这支球队上了场,大家就会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大家随时都有可能为了这场球赛要赢的目的,做场上的各种调整,后卫也可以进球。
我相信未来的组织一定是越来越灵活的球队型,尤其是我自己实践下来,在新业务开始的时候,用球队型的打法是非常快速有效的,可以帮助团队赢。
02 用人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扬长扬短
创业者如果不靠扬长肯定活不到今天,但是扬短是什么意思?告诉别人你的短处到底是什么,告诉你的同事,让短板被真正看见,才能让你的同事随时随地为你补位。
比如告诉他们,我是一个执行能力没那么强的人,所以执行这件事情,你们一定要帮我做好,我可以看到非常明确的团队变化是他们会开始主动为我补位了。
但是曾经我努力补短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团队在后退,因为他们看到老板这一块不太行,老板已经这么努力了,是不是我们也往后退一退呢?
未来的团队应该是积木,每个人都把自己真实的样子告诉对方,都敢于把自己的背交给对方。
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更早地知道我的短处,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帮我补位?如果我对他们的扬短能够更早一点,也许公司很多早期管理上犯的错,可能都不会出现。
03 人用人是从型和阵开始的,最终还是回到人
组织的目的其实是激发群体智慧,一起完成更复杂、更艰巨的事业。现在的市场环境变化非常快,大家不再是依靠一个人甚至是头部管理者的脑袋、智慧了,真的需要大家扬长扬短的群体智慧,才能一起完成更复杂、更艰巨的事业。
识人用人是从型和阵开始的,最终还是回到人。这是我创业以来最深的感悟:Leader的使命是要带领一群人,去到他们去不了的地方。
0 4
好的创始人:雌雄同体、文理同脑
好的Leader身上有很多共性,我最近的一个总结是:雌雄同体,文理同脑。这其中包含你对世界大势和科技趋势、对商业和人性都要有深刻的好奇心和理解,也要有对长期价值的坚持和对关键战役的坚决。当然微观层面,人和人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管理风格和沟通风格。
多数创新公司,尤其是互联网产品型公司的创始人,要成为优秀的Leader至少要经历两轮成长:第一个阶段,是成为自己这个领域最好的产品经理;第二个阶段是从产品经理成长为CEO,从“我知道和我相信”到“我看见”。
第一轮的成长,多半与创始人的成长背景有关,发现痛点,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创始人过去的经验累积和性格特质,也可能会影响他们选择哪个行业,比如更适合在2B领域还是2C领域创业。
比如小红书诞生的原点,就是从旅游这个大领域,再切入到出境购物这个细分领域,进而成长为今天的生活方式社区。
第二个阶段,则是找到第二曲线,在我心目中第二曲线是从产品维度上升到战略维度。
华人商业领袖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一定是成长最快的一群人。我们身处一个飞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不成长公司就没了。20年前,二级市场上是没有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入头部梯队的,但10年前我们有了BAT,近年也有很多更年轻的公司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用户规模上居于世界前列。
成长的动力往往来源于犯错,或者说是挫折。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原则》里提过一个公式:痛苦+反思=进步。我个人很受启发,总结了一个“创业版公式”:犯错 + 复盘 = 迭代。
曲折是每家公司都会经历的,“韧性”是一个创始人和组织必须要具备的特质。对于我来说观察一家公司的最佳窗口是——这家公司是不是具有逆风翻盘的能力。我相信所有的公司都曾遭遇艰难时刻。有风的时候,大家都能跑起来。而在没有风甚至逆风的情况下,你是不是能把公司拉到正确的节奏和轨道上来,这是创始人和组织都需要持续做压力测试和自我成长的部分。
在我看来,创业公司经历的都是齿轮式的循环拉动:创始人的进步带动整个组织的进步,组织的进步才会带来公司业绩的变化。公司每到一个新的台阶,都会要求创始人自己必须站上新的台阶,从视野到认知上必须发生变化,也就是“迭代”。你迭代了之后,才能带着组织一起去进步,公司才有可能再发生变化,它是一个不断交替往复的过程。
参考资料:
鹿鸣新闻:《小红书瞿芳:跟着感觉走 | 创业故事》
天下杭商:《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因为喜欢,所以去做,天经地义!》
湖畔Hupan:《小红书瞿芳:用人要扬长扬短,不是扬长避短》
BCG波士顿咨询:《对话小红书创始人瞿芳:不要浪费每一次挑战,做真正正确的事情》
-END-
电商阅读排行
-
235 阅读 2021-06-30 09:11
-
79 阅读 2021-04-01 09:51
-
49 阅读 2021-11-03 09:34
-
36 阅读 2021-06-04 13:55
-
36 阅读 2021-12-17 10:03
电商热门推荐
-
23 阅读 2021-12-29 13:50
-
24 阅读 2021-12-29 13:48
-
9 阅读 2021-12-21 16:49
-
9 阅读 2021-12-21 16:43
-
17 阅读 2021-12-21 13: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