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利用纸牌游戏对小学生开展战争教育

昭和18年(1943年)3月,日本《周报》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则征集启事:

爱国伊吕波歌牌征集

日本少国民文化协会,此次在情报局、文部省、大政翼赞会的支持之下,征集新的伊吕波歌牌,以期选定最适合少国民教育的爱国伊吕波歌牌。

内容:征集方案应满足以下条件:能够反映肩负日本未来、成为大东亚领导者的少国民的宏大气宇,纯洁道德情操,培养指导日常生活的忠君爱国之念,适合长久吟诵。

程度:简单易懂,能够让国民学校低年级儿童完全理解。

征集的对象包括当时国民学校(小学)的儿童,据说最后共收到26万份回执。经过半年多的评选,最后于12月由日本玩具统制协会发行。

爱国伊吕波歌牌

“伊吕波歌牌”,日语中称いろはかるた,いろは即著名的《伊吕波歌》,而がるた(汉字写为歌留多)则源自葡萄牙语的Carta,即一种纸牌。歌牌类型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和歌纸牌“百人一首”(歌かるた)与“花札”(花かるた)。伊吕波歌牌属于和歌纸牌的一种,一共48张牌,每张牌为两面,一面为图画(絵札),一面为文字(文字札),文面以《伊吕波歌》的四十七个不重复的假名及“京”字开头。

传统的江户歌牌

伊吕波歌牌兴起于江户时代中期,文字内容多为谚语,比如江户歌牌的第一句是“犬もあるけば棒に当たる”(狗走在路上也会被棒子打,意为“做多余的事往往会遭灾惹祸”),第二句为“論より証拠”(意为“事实胜于雄辩”)等。文字内容因地而异,除江户歌牌外,还存在京都、大阪、上方、尾张等几大版本以及各种乡土歌牌。

伊吕波歌牌是一种抢牌游戏,玩法多样,最为普及的玩法是:一人读牌,多人抢牌,最后以得牌多的人为胜。与成人向的“百人一首”不同,伊吕波歌牌主要用于儿童教育,即让小孩子通过记念牌面来学习谚语及其中包含的道理,同时锻炼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1930年代玩伊吕波歌牌的少女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