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套现200亿、高瓴赚了100亿,这家公司还有“油水”吗?
- A+
- A-
头图|视觉中国
2021年1月4日,隆基股份(601012.SH)公告披露,李春安(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在2020年12月7日~3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3771.7万股,套现34.3亿元。其间,李春安还通过大宗交易卖出981万股,套现约8.3亿(成交价按85元计算)。
另据2020年12月19日签署协议,李春安将2.26亿股(占隆基股份总股本的6%)转让给高瓴资本,据悉对价为158.4亿。
算下来,李春安密集套现逾200亿。交易完成后,其在隆基股份的持股比例将从10.55%降至2.17%。坊间普遍认为,李春安减持与其担任董事长的连城数控转板有关。加之有高瓴接盘,市场对隆基的信心不降反增。减持完成后,股价连创新高,市值一度攀升至4400亿。
2020年,隆基股份涨了277%,重要股东高位套现200亿,业务及股份走势如何?
“六节甘蔗”吃五节
刘强东将纵向一体化归结为 “甘蔗理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利润,犹如甘蔗。为获得更多利润和“话语权”,要尽可能多啃几节。
光伏产业大致有六节“甘蔗”(以单晶硅、非铸锭方案为例),上游包括多晶硅料生产、单晶炉拉晶、切断打磨及切片等三节,中游包括单晶硅电池、光伏组件两节,下游是光伏发电系统。
全球光伏产业呈金字塔形——上游集中度高,中、下游玩家相对较多。多晶硅环节,通威股份、新疆大全、保利协鑫、新特能源出货占全球总销量的六成;单晶硅棒环节,隆基、中环产能分别为42GW、33GW,相当于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63%(2019年数据);硅片环节仍是隆基、中环双寡头格局(2019年两家的硅片产量分别为64.7亿片和50.5亿片)。
根据虎嗅妙投App梳理,2019年中国企业多晶硅、硅片、电池、光伏组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7.3%、97.4%、78.7%和71.3%。
隆基绿能从单晶硅棒、硅片这两节吃起,硅棒自用为主、硅片销售;2013年开始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电池片自用为主、组件销售;自家用不完的单晶硅棒、电池片对外销售,但占比较小;另外,隆基还涉足光伏发电系统。
2019年隆基营收达329亿,同比增长49.6%。
虽说吃到六节甘蔗中的五节,隆基收入主要来自上游的硅片和中游的组件。2019年硅片、组件收入分别为129亿、146亿,分别占营收的39.3%和44.3%,合计占营收的83.6%。2017年这一比例高达91.2%。
客观来讲,隆基的“垂直一体化”程度比较低。2019年硅片产量64.8亿片,其中47亿片直接销售,占比72.5%;其余硅片制成电池、组装成组件,光伏组件产量为8906MW,其中7394MW直接销售,占比83%。京东物流承担了几乎100%自营商品履约,还为相当一部分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隆基硅片只有大约四分之一自用,制成组件后超过五分之四对外销售。
尽管如此,隆基一体化在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厚利润方面的效果显著。理论上业绩会随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而增长。
哪节“甘蔗”最甜
2019年隆基股份毛利润突破95亿、毛利润率28.9%;2020年H1毛利润、毛利润率分别为57.9亿、28.7%。
原材料成本占隆基股份营收成本的七成以上,2018年、2019年分别为125亿、169亿,主要用于采购多晶硅。原材料以外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折旧、能源、制造费用等,近似于“非硅成本”(采购多晶硅原料之外的成本)。2015年,原材料以外的成本(本文称之为“非硅成本”)几乎占营收成本的一半,2019年这个比例降至27.6%(下降22个百分点)。
比对发现,2019年直接人工、折旧在营收成本中的比例上升1~2个百分点,能耗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变化发生在制造费用,2015年占营收的35.4%、2019年降至11.1%,降了24个百分点。原因是设备更新、工艺优化提升,例如用金刚线切割替代砂浆切割。财报披露,2016年非硅成本较2012年下降67%,2018年硅片非硅成本降至1元以下。
2019年销售硅片47亿片,毛利润42亿,每片毛利润0.88元,毛利润率32.2%。2018年硅片毛利润率仅为16.3%,每片毛利润0.51元。再往前看,2017年毛利润率32.7%,每片毛利润高达1.67元。
中国企业在全球硅片市场份额高达97.4%,隆基却不能稳住毛利润的原因是2018年推出降补贴、促平价上网、淘汰落后产能的“531新政”。但“新政”只是让在高速上急驰的隆基股份“点了一下头”,2019年毛利润创下新高,说明龙头企业的确定性较高。
从2016年起,光伏组件占营收的比例超过硅片,但毛利润率略低于硅片。2018年、2019年毛利润分别为31.2亿、36.7亿,毛利润率分别为23.8%、25.2%。
为吃到组件这节甘蔗,隆基组建了电池研发中心和组件研发中心。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组件转换效率均保持行业最高水平。经第三方机构测试,隆基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2.4%。
简单梳理一下:隆基股份核心能力在单晶硅棒、硅片这两个环节。
2019年硅片产量为64.8亿片,销售47亿片,每片售价2.75元(2018年为3.11元/片)、毛利润0.88元,其余硅片用于生产单晶电池;
单晶电池大部分用于生产光伏组件,2019年产量达8906MW光伏组件,小部分单晶电池直接对外销售(715MW);
光伏组件中,7394MW对外销售,每兆瓦197万元(2018年为219万/MW),毛利润57万。
2018年“531新政”对隆基硅片的冲击大于组件,两项业务毛利润分别为10亿、31亿,分别占隆基毛利润总额的20.3%、63.8%;2019年恢复常态,硅片、组件毛利润分别为42亿、37亿,分别占公司毛利润的43.7%、38.6%,两项业务毛利润合计比为82.3%(2016年这一比例高达94%),与它们占营收的份额基本相同。
总而言之,隆基股份虽然吃到“六节甘蔗”中的“五节”,但真正能够规模化盈利的只是硅片、组件这两节。
盈利能力出众
用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率),蓝色“淹没”彩色才能赚到经营利润。
蓝色折线“高高在上”,是绩优蓝筹股的显著标志。例如隆基股份,2019年毛利润高达95亿、毛利润率28.9%;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26亿、总费用率仅为7.8%。
2017年,隆基净利润为40亿、净利润率24.3%;2018年净利润、净利润率跌至谷底,分别为26亿、11.75;跨过“531新政”这个坎之后,2019年净利润创纪录地达到56亿,净利润率恢复到16.9%;2020年H1,净利润42亿,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净利润率进一步恢复至21.1%。
在制造行业,隆基的毛利润率相当高,比科技感十足的特斯拉还高。加上超大规模和超低费用率,隆基股份盈利能力可谓出众。
历史涨幅已成历史
笔者2012年曾撰文总结中国光伏军团一度“全军覆没”的关键因素:重度依赖欧美市场、多晶硅原料难以自给,合称“两头在外”。
今天的形势已经彻底扭转,根据虎嗅妙投研报:2019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达34.2万吨(产能达46万吨/年,也就是说闲置12万吨/年)、占全球总产量的67.3%;鉴于中国多晶硅企业巨大的成本优势,海外光伏级多晶硅产能正在向电子级多晶硅转移,例如韩国OCI宣布退出5.2万吨光伏级多晶硅产能、韩华化学干脆关闭多晶硅业务(涉及产能1.5万吨/年);德国瓦克对多晶硅固定资产进行了7.5亿欧元减记处理(涉及产能8万吨/年),关停产能是迟早的事。
中国多晶硅闲置的近12万吨产能(2019年数据)将获得用武之地,中国企业多晶硅产量在全球的份额还会大幅提高。
中国光伏产业被海外多晶硅企业“卡脖子”、索高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环节更不在话下。
在市场端,由于技术进步和度电成本下降,欧美市场对光伏需求旺盛。与此同时,中国光伏市场规模已经领跑全球。201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120GW,中国为30GW,占比25%。2020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8.2GW(此前的乐观估计为40GW)。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下半年爆发,特别是12月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3.3GW。这还是在”平价上网”及疫情等多重“利空”因素下的成绩。
虽然中国市场只占全球光伏四分之一,但海外对具有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的绿色能源持欢迎态度。
<iframe border="0"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iframe>中国光伏产业不仅在国内有宽广前景,还注定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这条赛道上,只要不被挤下来都有光明的“钱途”,而“种子选手”确定性更高。
2021年1月下旬,隆基市值突进到4400亿,高瓴浮盈67%,赚了106亿。2020年下半年,高瓴先后投资宁德时代、恩捷股份、通威股份,信义光能。加上对蔚来、小鹏、理想的投资,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思路越来越明朗(本文引用虎嗅妙投部分研究成果并由荣晓辰协助收集资料)。
研究公司应着眼于未来,尽管已经涨了很多,获利盘有可能减持隆基,对股价走势构成压力。《儒林外史》说得好:“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隆基的历史涨幅已成历史,与公司未来价值无关。
科技阅读排行
-
630 阅读 2018-10-15 14:47
-
411 阅读 2018-01-23 18:44
-
382 阅读 2018-02-07 15:01
-
358 阅读 2018-01-24 13:53
-
269 阅读 2019-04-05 11:10
科技热门推荐
-
15 阅读 2021-12-08 11:28
-
28 阅读 2021-12-07 09:47
-
24 阅读 2021-12-03 11:50
-
10 阅读 2021-11-14 11:35
-
8 阅读 2021-11-14 11: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