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研操作系统,究竟是怎么回事?
- A+
- A-
近日《南华早报》报道华为自研操作系统的最新消息。据其透露,他们从四个了解华为公司计划的知情人士处获得了证实,华为一直都在“开发和完善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其中一人还表示,这一计划是在 2012 年美国对中兴通讯进行调查之后才开始的,并且并不仅仅是手机操作系统,华为也在开发自家的平板电脑和 PC 操作系统。
消息源还表示这一项目“是由任正非发起的,并且从未中断,因为它被视为‘最坏情况’做的战略投资”。而这个系统尚未发布的原因在于它缺乏第三方应用,还比不上 Android。
当然,以华为一贯的作风,这种事只能否认。该公司告诉澎湃新闻,重心仍在 Android 操作系统产品;对移动 OS 采取开放的态度。
华为并非在 Android(以及 iOS)统治的市场上第一家开发移动 OS 的公司——连第一家中国公司都不是。
微软家的 Windows 10 Mobile 目前活的最好,全球来看大约还有个百分之几的市场份额,而且内置的服务还能使用。不过要论知名度,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是三星 2012 年推出的 Tizen,从手机到手表到智能电视,甚是轰动。而在国内,得益于背后的阿里巴巴,YunOS 一度颇有影响力,进驻了魅族等公司的几代手机。
至于其他知名度较低的 Firefox OS、Ubuntu Touch、Sailfish OS,可能科技新闻重度读者才能回忆出来。
至于它们的结果,不是所有操作系统都像 Windows 10 Mobile 一样活了下来,有的转行变成物联网操作系统,有的干脆被公司关闭。它们死掉的原因能总结出很多版本,但核心都是没有完善生态。
这里不得不提 YunOS 这个很经典的案例:它复制了一份 Android 开源文件,把底层换成了自己的,上面加了对已有 Android 应用的兼容。Android 创始人,当时还在 Google 工作的 Andy Rubin 指责 YunOS 是一个“不兼容的 Android 开源版本”——基本上算是指责其剽窃/滥用开源软件了。在宏碁在即将发布 YunOS 设备之际被 Google 拦了下来,此后再也没有人用 YunOS 了。
市场调查公司 Gartner 发布 2017 全年度行动作业系统市占率调查
生态
软件生态是操作系统的桎梏。
以手机操作系统为例,论研发,一个操作系统虽然困难,但是并非不能做。毕竟年轻如 Google,在苹果和微软的鼻子底下都能把 Android 做大做强,中国科技公司三年不行,五年怎么也够了;
论设计,很多你不知道的操作系统做的都不差。比方说 Palm 这个经典的 PDA 品牌内置的 webOS,很多用户界面设计都被 iOS “借鉴”走了;
论软件开发,Intel 主导的 MeeGo 系统可以说开发非常友好了,甚至说临死前被改名的 Nokia Belle 所选择的 QT 方向——一种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也是很概念超前和具有开发性价比的;
论用户基础……不提塞班,估计就连 BlackBerry 都有很多话想说。
操作系统能够成功,比的并不是谁的开发能力更强、设计和概念更好,甚至就连已有用户量也不能成为绝对保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 Windows 10 Mobile,一个是塞班,前者是操作太反人类、开发成本太高,后者则是进场太晚,开发者已经被 iOS 和 Android 两个平台留住了;
用过的塞班的人就该能回忆起当年安装软件的恐惧,其实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上传一个软件是更恐怖的经历。当时开发者上传 App 到官方 Ovi 商店需要对软件签名及审核,而这一操作每次都可能要上百欧元,并且每次审核不过只反馈一个问题,往往一个软件上架前需要反复几次,投入几千人民币。
而生态是一个涵盖以上所有维度的一个很大,也有点缥缈的词。但实际上,生态并不难解释,以 Android 和 iOS 为例,生态就是让开发者开发质量像样的应用,让用户愿意买单,进而开发者能赚到钱,愿意继续开发。在 Android 和 iOS 成功之后,想要创造一个新的移动操作系统,太难了,主要在于没有可以让新操作系统存活下来的的生态。
对于生态的问题,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曾在 2014 年 8 月面对《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过:
设计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很容易,但问题在于打造配套的生态系统。
这里有个有趣的事情是,在这一句之前,余承东说了:
我们也没有打造自己操作系统的计划。
活在爆料中的华为 OS
PingWest品玩查询资料发现,关于华为操作系统可能正在开发中,唯一一条可信的消息发生在 6 年前。面对路透社,前华为终端部门 CEO 万彪表示:
我们还会投入资源,基于我们目前的平台开发电话操作系统,以防其他公司有一天不让我们使用他们的系统。
如果对华为有所关注的话,听到这句应该会觉得非常耳熟,这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一句任氏语录了。
其他未经证实的消息就比较多了,我们找到了两个被很多报道中引用的关键信息:微博爆料和“麒麟 OS”。
关于微博爆料,就是下侧的截图:
这条微博发布后不久就被删除了,并且该用户目前已经无法找到了
认证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高级工程师”的微博用户 @Starry_wang 表示华为手机 OS从 2012 年开始已经预研几年了,只是还不是拿出来的时机。
但有趣的是,最近在深圳举办的 2018 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战略很清晰,我们是跟供应伙伴联合创新,满足未来产品需求,同时推动供应多元化。我们不会投资做屏,RAM 或闪存等,聚焦做好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每个企业商业模式不同,各自在各自领域发挥好,就能持续面向未来。”
那么我们就从“麒麟 OS”下手。这个名字是个很有趣的名字,因为中国早年还有个基于 FreeBSD 的桌面操作系统“麒麟”(Kylin OS),而华为这个传说是“Kirin OS”,和它的自研移动 SoC 同名。
这种撞名很不符合符合华为的思想觉悟,当然更有趣的是这个消息来源:百度贴吧。
根据 PingWest 品玩查找国内外媒体资料显示,这一名层最初应该是出现在百度贴吧的一张截图里。原帖也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所幸有国内媒体保存了关键图片。
“处理器和软件封装在一起”的产品描述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似乎是有着繁体火星文网名的网友,在 QQ 里对华为之后的两款产品进行了爆料,并且带出了“麒麟 OS”这一名称,以及将会“处理器和软件封装在一起”,最后还附带安利了华为当前销售的手机型号的安全性。
当信息查到这,故事似乎解开了一些。两个爆料被中外媒体引用,然后中外媒体再不断的互相引用、翻译,彼此认证。比如 Digital Trends 就引用了 GizmoChina 的报道——而大家都没有对最初的信源进行核实。更何况 QQ 群这种聊天本来就没法证实真假和信源的身份。
就这样,“麒麟 OS”像衔尾蛇一样,不断的“传颂”下去……估计还会“传颂”更长的时间。
任正非的危机意识
近期,中兴已经遭到美国商务部的严厉打击,手机业务上很可能不再被允许使用 Android。尽管销售额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华为完全有理由对发生在中兴身上的事情感到一丝凉意。这么说可能有些诛心,但以任正非的风格,他对当下移动市场 Android 和 iOS 称霸,中国崛起导致中国公司面临美国日益严厉对待的事实,不可能察觉不到危机四伏。
2012 年 9月 11 日,一篇名为《任正非“2012实验室”讲话全文曝光》的文章写道:
李金喜(终端 OS 开发部部长):我来自中央软件院欧拉实验室,负责面向消费者BG构建终端操作系统能力。当前在终端 OS 领域,Android、iOS、Windows Phone 8 三足鼎立,形成了各自的生态圈,留给其他终端OS的机会窗已经很小,请问公司对终端操作系统有何期望和要求?
任正非:如果说这三个操作系统都给华为一个平等权利,那我们的操作系统是不需要的。为什么不可以用别人的优势呢?
……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的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
……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需要明确的是,华为从未承认这份报道的真实性。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成为了华为未来很多事项的标准公关答复,比如前文万彪的采访中就像是这份谈话内容的转述,甚至徐直军的回应中也能看到任正非一些思想的影子。
华为创始人兼 CEO 任正非
而对比一下时间,似乎所有新闻爆料都指向了华为操作系统 2012 年开始研发,如此时间是对上了。再看一下微博那份爆料,觉得和任正非这个内容和时间点也非常贴近。并且《南华早报》此次所获悉的“任正非主导”、“最坏情况”似乎也可以以此认证。
2012 年 9 月初,任正非在内部表示需要自研以防不测
2012 年 9 月末,路透社采访万彪获得与流传相同说法
2015 年 5 月中,百度贴吧的爆料引发中外媒体的报道
2015 年 12 月中,微博用户爆料引发报道及成媒体“证据”
2018 年 4 月底,南华早报爆料华为有在自研操作系统
华为操作系统就这样有模有样的被不断被报道及证明了,虽然至今可以知道的和最初没什么区别:任正非主导、自主研发、战略投资、华为不承认。
华为内部有这么个产品存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毕竟对于华为这个体量和技术积累来说,开发一个、或几个平台的操作系统还是能够完成的,而华为 2012 实验室中,香农实验室和欧拉实验室的负责方向也是操作系统方向。
但华为应该也清楚这些系统拿出来,至少在现在是没有竞争机会的,所以这个系统存在的目的很可能是作为防御壁垒。比如申请一些专利来对自己进行保护,再比如防备 Android 没落了又没有新的开源系统。
那么什么时候时机合适呢?这里大胆猜测一下,等华为在其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音箱、车载等)建设完毕,这些系统或许就有机会了。这些领域的共同点是新锐,市场正在开发中,用户教育也已近完成。靠多平台联动来反攻已成熟的操作系统市场,似乎是有机会的。
设想一下,如果你周围的产品,坐的车都是华为牌,或者华为提供底层技术(就像 HomeKit/Carplay,或者 Google 那边的对标品)的时候,你是否介意买一个应用生态稍微差点意思,但操控其他设备顺手的华为 OS 手机来当遥控器呢?
毕竟我们每天用的也就是那些 App 嘛。
说回这次《南华早报》的报道,其实报道中还是有点靠谱信息的,比如其在文內引用的荣耀总裁赵明和 IDC 副总裁 Brian Ma 两人的言论就有一些参考价值。
在北京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赵明对“操作系统”的问题表示:“这是一个能力和需求的问题”,华为有能力做,但目前我认为这并非必要的,因为我们与 Google 合作密切,并将继续使用其 Android 系统。”
而技术研究公司 IDC 的副总裁 Brian Ma 则认为“即使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些东西,但关键问题在于 Google 服务是否可用,如果没有,那么它的应用生态系统将对中国以外的用户造成严重阻碍,类似于 Windows Phone,Tizen 和其他难以实现平台的移动操作系统。”
这两个人都提到了,而在国外 Google 就是一种生态。Google 的生态一部分是 Android 的,但总体上看也是整个互联网上中超重要的一部分,比如 Gmail、YouTube 等等,不必多言。
科技阅读排行
-
817 阅读 2018-10-15 14:47
-
745 阅读 2023-05-22 16:02
-
743 阅读 2023-04-24 12:57
-
681 阅读 2023-04-26 16:57
-
662 阅读 2024-04-25 17:52
科技热门推荐
-
153 阅读 2024-05-31 13:13
-
662 阅读 2024-04-25 17:52
-
133 阅读 2024-04-25 17:51
-
160 阅读 2024-02-28 12:34
-
311 阅读 2024-02-06 15: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