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帮你缴个税,深圳“抢人”有多拼?
- A+
- A-
原标题:政府帮你缴个税,深圳“抢人”有多拼?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们地方政府,深圳会代这类人才来补齐税收……你100万薪,本来要缴45万的税,现在只要缴15万,你一下子多了30万,家里面的人很高兴,所以你的日子也会更好过。”
这两天,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的这段话在网上刷屏。网友惊呼:为了“抢人”,深圳真是拼了!
网友评论:
@oversense1:有财力也要有远见 实力圈粉
@Jacky---Leung:为深圳点赞,决策,执行都起模范带头,顶起国际顶级大城市的气魄
@TDQQQ:深圳真是拼了
@老胡说计量:这个才是给人才真金白银的政策,建议全国跟进!
@Royrick滚去背单词:深圳政策真的比其他地区强太多了
@南充特价房:这波操作很实在了!
不少人应该还记得,5月2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国内多家媒体采访,曾说过这样一番引人深思的话:“中国现在回来了很多人才,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比外国高很多,如果来到中国,要多缴这么多税,‘雷锋’精神是不可持续的。但是,毕竟这些顶级专家是从外国回到中国,不仅没有优惠,税收还高很多。”
4天之后,深圳就有了正面回应。
5月25日,王立新在出席2019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时透露,“在境外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也将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随后,王立新就作出上面那番解释。
令人颇为好奇的是,深圳此次真金白银“放大招”,将产生怎样的“冲击波”?
早有探索
其实,深圳此次“官宣”,早就有迹可循。
今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明确:
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图片来源:财政部官网截图
换句话说,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以与香港一样,享受15%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网友此次普遍关心的资格认定、政策落实等问题,《通知》提出,“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认定和补贴办法,按照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虽然目前具体落地政策尚未出台,但城叔注意到,自2013年起,包括广东横琴、深圳前海及福建平潭在内,均已相继试水针对港、澳、台居民、境外高端人才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不过,三地在补贴力度、覆盖人群等方面,都有差异。
以“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为例,区内工作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可享15%个税优惠,一直被视为其最吸引人的优惠政策之一。
根据本月初修订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办法》,申报个税补贴须具备以下资格:
(一)具有外国国籍人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永久性居民,取得香港入境计划(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的香港居民,赴港澳定居的内地居民;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海外华侨,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归国留学人才。
(二)在前海注册的企业和其他机构任职、受雇,或在前海提供独立个人劳务。
(三)在前海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申请年度在前海连续工作已满90天。
(五)申请年度在前海应纳税所得额达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
(六)经国家、省级政府、深圳市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或属于前海注册企业的中层及以上管理或同等层次技术类人才,具备此两种身份之一者。
可以看出,申报门槛着实不低。那么,个税补贴引才效果如何?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该政策实施以来,前海共认定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453人次,发放个税补贴超1.73亿元。其中,港籍人才278名,约占50%。而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前海重点发展产业。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告诉城叔,此次新政,实际上正是前海等地的“推广”版本。
社会阅读排行
-
2126 阅读 2019-05-16 19:20
-
2065 阅读 2019-05-16 19:22
-
1634 阅读 2019-03-25 13:28
-
1463 阅读 2019-03-28 22:10
-
1446 阅读 2019-03-24 17:05
社会热门推荐
-
28 阅读 2024-07-23 13:27
-
150 阅读 2024-07-19 08:57
-
267 阅读 2024-07-09 09:23
-
184 阅读 2024-07-04 13:24
-
296 阅读 2024-07-01 13:0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