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心理热线:有人电话讲不可描述事情
- A+
- A-
原标题:北师大心理热线成立30年,一拨又一拨学生致力于帮助同学走出困惑"我们是拐杖带他们走到有光的地方"
北京师范大学校内,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的"办公区",钟伟接听着电话,偶尔可以听到他的问询和劝导。新京报记者张静姝摄
北京师范大学的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今年已经30岁了。这条由北师大心理学系的本科生担任主力军的热线,已在大学生们中间小有声誉。这些初出茅庐的"心理咨询师"如何引导黑暗中的他人走到有光的地方?如何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在学习之余不断打磨自己的团队?在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前夕,新京报记者采访到这个团队的几名主要负责人。
"接线工作最重要的是倾听"
一个普通的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公寓楼的一间办公室里,5名心理学系的本科生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墙角两张配备有固定电话的写字台边,一名男生接听着电话,偶尔可以听到他的问询和劝导,但多数时候是在聆听"求助者"对自己感受和现状的诉说。他们身后,另外两名同学默不作声地听着接线员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措辞,作为"听线员",他们目前的工作就是待命学习,观察成熟的接线员如何处理每一通来电。
4人之外,另外一名同学属于值班组长,由接线团队里更有经验的同学担任,统计当日来电情况。
这样的5人组搭配,将完成从下午5点半到晚上9点半的接线任务,58800764和58800525这两个号码是他们与外界连接的纽带。
有一种被称作"危机来电"的情况,会让大家非常警惕。一名值班的学生解释,"危机来电"通常是有自杀念头或者已经付诸自杀行为的人的来电。对于已经付诸自杀行动的来电者,会让这个办公室的人都神经紧绷,"不管怎样,只要对方还愿意拨打我们这个号码,实际上他还是有求生欲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获取信息,然后找人帮忙。我遇到过一次校外的危机来电,当时对方已经采取了自杀行动,我一边自己沟通一边联系了老师,最后问出他的位置然后报了警去解救。"
不过多数情况下,他们很难知道自己的一番劝解和开导对来电者到底有多么大的帮助,"我们很少问及对方的个人信息,也不会有回访。有人会给我们来电话进行好几次咨询,也会和我们聊一些他的变化,但这样的情况极少。"
社会阅读排行
-
2126 阅读 2019-05-16 19:20
-
2065 阅读 2019-05-16 19:22
-
1634 阅读 2019-03-25 13:28
-
1463 阅读 2019-03-28 22:10
-
1446 阅读 2019-03-24 17:05
社会热门推荐
-
28 阅读 2024-07-23 13:27
-
150 阅读 2024-07-19 08:57
-
267 阅读 2024-07-09 09:23
-
184 阅读 2024-07-04 13:24
-
296 阅读 2024-07-01 13:0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