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的“羞耻感”:走在路上妻子假装不认识

读高中时,一个男同学没好气地对着穿汉服的她说," 怎么穿成这样来学校,很奇怪。" 吴宇霏反击道:" 这是汉服。你穿着背心来学校就不奇怪吗?"

9 月 13 日,北京月坛公园,汉服爱好者参加中秋节活动。受访者供图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歌声响起,北京月坛公园内的一个红色舞台上,一位身穿魏晋交领襦裙的女孩翩翩起舞,裙摆袖动。

这是 9 月 13 日," 汉服北京 " 的中秋节活动,为期三天,持续到 9 月 15 日。跳舞的女孩叫王玖(化名),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也是一位汉服爱好者。

汉服爱好者们互称 " 同袍 "。这个词,源自《诗经 · 秦风》名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每当中国传统节日来临,这群职业各异的人穿着各式汉服,出现在街头和公园,有人甚至一年有一半时间都穿着它。

" 同袍 " 们迷恋上汉服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人纯粹觉得美,有人痴迷于汉服的复原过程,还有人觉得汉服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并由此对中国古代学术、饮食风俗等产生兴趣。

9 月 13 日,北京月坛公园,中秋节活动现场,大家穿着各式汉服,现场悬挂着气球。受访者供图

" 不自觉地正襟危坐 "

汉服是什么?没有接触它之前,吕扬觉得它是被历史尘埃压覆住的东西。

36 岁的吕扬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2014 年第一次接触汉服。当时,他看到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帖子,讲述日本学生在毕业典礼、成人仪式等重要场合,大多会穿上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和服。而在国内,学位服、学位帽的样式多源于西方。毕业之际,这位留学生穿着定制的汉服参加典礼,引来一片注目。

恰巧,一位老同学在朋友圈晒出身穿汉服的照片。吕扬 " 被触动了,觉得汉服离自己原来很近 "。

从陌生到熟悉,吕扬如今已爱上汉服。" 在我看来,汉服就是民族传统的符号之一。"

22 岁的王玖喜欢上汉服的理由则很简单:它很美。

2015 年,还在读本科时,王玖在网络上接触到汉服。优雅、脱俗,这是她对汉服的第一印象,也从此 " 陷了进去 "。第一次看着镜子里穿着汉服的自己时,王玖觉得 " 气质都变得娴静了 "。

而北京大学学生吴宇霏,从初中开始就痴迷于汉服的制作复原过程,她对新京报记者说,把汉服制作复原出来,这种神奇的感觉很吸引她,就是小孩子对事物最初始的一种好奇。

初一时,吴宇霏便对照着从网上找来的资料图,手工缝制了一件袄裙。针头有时会扎破手指,血从指尖渗出,她不以为意,反而乐在其中。后来为了做汉服,她学会使用缝纫机,时常自己埋头裁制汉服,快的两三个小时,若是慢工则要好几天。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