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的饮料瓶去了哪儿?当然是给你“做衣服”啊!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鲁闻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19年7月1号开始执行,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分类时代。听到这个消息,网上有一种声音是,“我分类扔了,你分类收了吗?”还有的人表示,“垃圾回收使用,会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垃圾分类,除了强制,更需要让大众了解到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回收的垃圾都去了哪?

回收的饮料瓶去了哪儿?当然是给你“做衣服”啊!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据新华社2019年6月6日的报道[1],我国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就已经公开发布过《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方案》[2]。该方案中对于可回收物的种类作了说明:

可回收物。

(1)主要品种。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2)投放暂存。根据可回收物的产生数量,设置容器或临时存储空间,实现单独分类、定点投放,必要时可设专人分拣打包。

(3)收运处置。可回收物产生主体可自行运送,也可联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上门收集,进行资源化处理。

塑料垃圾污染越严重,其回收利用越是迫在眉睫

以大众比较熟悉的塑料垃圾为例。塑料对地球的污染,近几十年可谓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从城市农村到高原荒漠,再到大江大河均有被其污染的报道。2019年2月份,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另外两个机构的学者在皇家学会的一个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3],披露了他们在海洋中几个较深区域的海洋生物肠道中发现了合成纤维和微塑料。这些海洋区域中,有一个是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沟,这或许意味着海洋中再也没有未受塑料污染的地带了。因此,推动塑料的回收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