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70岁老太碰瓷十年:声称犯病 道具齐全打持久战
- A+
- A-
几个月前,天津市河北区一家超市的值班店长程琦(化名)经历了一个难忘的跨年夜。一位老太太声称超市里出售的某款名牌蛋白粉“国家不允许卖”,要求赔偿并赖着不走。僵持到后半夜,超市赔了老太太3000元钱,“我们陪着她跨年了”。
3年前,在天津红桥区经营烤鸭店的李岩两次遇到这位老太太,对方坚称李岩店里的牛肉是鸭肉并拒绝鉴定,多次纠缠后,以李岩先后支付老太太4000元告终。
这位老太太就是杜大娘,近年来在天津诸多商户口中大名鼎鼎的“碰瓷王”。5月8日,天津市公安局发布通告《70岁‘碰瓷王’被警方依法刑拘!》。通告中称,近十年来,杜某某依仗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在超市、饭店、商场、药店、医院、旅馆、美容美发店等地以购买食品进食以后身体不适、在医院治疗后没有疗效或吃药后身体有不良反应、在经营场所内滑倒摔伤等各种理由,以滞留不走、在经营场所内公开大小便、打砸物品、阻拦其他顾客正常购物等手段敲诈钱财,如遇公安机关和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则在办公区滞留,随地大小便、打砸办公室用品等手段,逼迫公安机关处警民警或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商家“赔偿”。
新京报记者在天津走访发现,有过类似遭遇的商户不在少数,商户们反映,杜大娘已经形成了“套路”:声称犯病、“道具”齐全、打持久战、不拿到满意价格决不罢休。
据警方通报,目前,杜某某及其团伙四人因涉嫌敲诈勒索涉案20余起已被河北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监控画面显示,杜大娘赖在一家超市不走。 图片来源:平安天津官方微信公众号。
专业“切锅”,涉多户商家
2018年12月31日下午,天津河北区金纬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客服经理孟晴(化名)第一次见到杜大娘。推着轮椅,身材较胖,头发烫过,脖子很粗,一侧有个鼓包。
杜大娘拿着一张前几天的购物小票,说儿子从这里给她买了一罐蛋白粉,“这东西是国家不允许卖的。”
孟晴很奇怪,蛋白粉是一家知名厂商生产,此前超市没有接到过投诉。当时正赶上权健出事儿,监管单位天天来查有没有违法保健品,这罐蛋白粉并没有标注治疗作用,超市也是按固体饮料上架,“要是不允许卖,国家早让下架了。”
5月18日,新京报记者在该超市货架上看到,这款蛋白粉正常在售,名为“蛋白营养粉(固体饮料)”,罐体未提及治疗作用。
可杜大娘不管,她往客服办公室的椅子上一坐,“脚丫子搁在轮椅上头,自己盖个褂子”。为了息事宁人,值班店长程琦(化名)提出可以为杜大娘办理退货。但杜大娘不依,要求赔偿,开价五千。
程琦无奈报警,可警察来了也是让他们自己调解。双方从下午一直僵持到深夜。
这期间,杜大娘号称自己头晕了,犯病了。她声称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随身携带了多份诊断证明和各种药物,“连测血压的仪器都带了”。从下午到晚上,杜大娘吃了几次药。在一段现场录音里,杜大娘说,“我坐着不好受,你们可别害怕……晕得我难受……”
因为杜大娘说自己有糖尿病,到了饭点儿,程琦跑到超市门口给她买了份馄饨。不过杜大娘并不领情,还威胁如果不解决,第二天就“封你门,不让营业,宣传你们卖假货”。
第二天就是元旦,商家也会图吉利,程琦说,“谁不愿意年底有个完美的结局,1月1号有个新的开端呢?”杜大娘也清楚这一点,录音中她说,“要好好说,也许咱们就痛痛快快地过年。”
“万一她病了躺那儿,看病还得花个三千五千,还不如给她点钱让她走呢。”过了零点,程琦终于松了口,给杜大娘“赔偿”3000块钱。
程琦记得,临走时,他们给杜大娘打了车。杜大娘笑了,“说麻烦你们了,谢谢你们几位。”
2016年6月的一天晚上,杜大娘推着轮椅进了李岩的烤鸭店。大堂经理子墨记得,坐下后,杜大娘“翻来翻去看菜单,得有个十几二十分钟”,点了包括杭椒牛柳在内的几道菜,吃了一会儿就喊开了,说这道杭椒牛柳用的不是牛肉,而是鸭肉。
子墨过去解释,本店是大店,天津老字号,每天进货都通过正规供应商,“那些证明单子什么的都有”。
说了半天,杜大娘不依不饶,“我吃出来就是鸭肉,没有一点牛肉味儿”。报警后,警察建议调解,双方又闹到了西于庄市场监督管理所(以下简称西于庄市监所)。
西于庄市监所一名朱姓所长记得,当天所里已经下班,但杜大娘坚持等在前厅,直到不小心把打包盒里的杭椒牛柳打翻,蹭了一身油,这才回去换衣服。
第二天,双方又来了市监所。朱所长建议杜大娘去鉴定,“谁主张谁举证,你最起码拿出初步证据来”,但杜大娘坚决不去鉴定。
僵持不下,李岩干脆回了店。杜大娘紧随而至,把轮椅推到门口坐定,阻碍客人进店。李岩和店员赶紧把杜大娘挪到一边,杜大娘“把自己的业绩都跟我说了,在哪儿哪儿,人家很痛快,上去给我5000。”
这期间,杜大娘拿出自带的矿泉水来吃药,还测量血压。李岩说,“人家好工作一天300块钱,我给你双倍600,就当你这一天工钱了,行吗?”但杜大娘开价一万块,始终不松口。
闹到深夜,李岩饿得不行,杜大娘可能“也是体力受不了”,收了700块钱走了。没想到,第二天杜大娘又闹到了市监局,又要走300块钱。
过了一个月,在李岩入股的另一家饭店,杜大娘又登门了。还是同样的套路,称杭椒牛柳是鸭肉做的,死磕不走。经过上次鏖战,李岩“受不了那个劲儿跟她耗着了”。最后是另一位股东出面谈判,给了杜大娘3000块钱。
如此案例还有很多。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天津多个区的多家理发店、饭店、超市、医院等,都遇到过杜大娘的“碰瓷”,被“碰”额度从数百到数万不等。
“碰瓷”在天津话中也叫“切锅”,“这老太太就是专业切锅的”,一位曾被碰瓷过的店老板说。
社会阅读排行
-
2126 阅读 2019-05-16 19:20
-
2065 阅读 2019-05-16 19:22
-
1634 阅读 2019-03-25 13:28
-
1463 阅读 2019-03-28 22:10
-
1446 阅读 2019-03-24 17:05
社会热门推荐
-
28 阅读 2024-07-23 13:27
-
150 阅读 2024-07-19 08:57
-
267 阅读 2024-07-09 09:23
-
184 阅读 2024-07-04 13:24
-
296 阅读 2024-07-01 13:0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