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中,壮志酬我青春飞扬
- A+
- A-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3月底我来到新疆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大学蹲点采访时,小草刚刚冒出头来,树芽还没有发出,看上去很是荒凉。但是运动场上的年轻人、教学楼里的读书声、实验室里的灯光,都让这所戈壁滩上的大学显得生机勃勃,朝气冲天。
光明日报记者王瑟(左一)看望曹连莆老师夫妇。周小斌摄/光明图片
一天夜里,我得到一个消息:那天是曹连莆老师80岁生日。曹连莆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数十年来,他坚持活跃在本科教学一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农学院学生,他主持的科研团队成功培育了适宜新疆种植的一系列高产麦类作物新品种,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天一大早,我手捧鲜花来到曹老师家里,曹老师和老伴笑容满面地迎接了我。老熟人没什么客套,他说:"知道你来采访了,都是学生们在操持过生日的事,就没有告诉你,没想到还是让你操心了。"
胡文浩老师在显微镜前工作。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20世纪60年代初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即来到石河子教书的曹连莆,说起自己近70年的教师生涯,言语间充满了自豪:"能把自己的所学教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新疆和兵团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这是我一辈子最自豪的事。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我没有离开教学岗位。我给新入学的新生讲石河子大学的历史,给党员上党课,发挥自己的余热,生活很充实。"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