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科普体系首次亮相 探索未来课堂新模式
- A+
- A-
央广网深圳5月19日消息(记者黄倩通讯员丁宁宁 严偲偲)2019全国科技周今天(19日)拉开帷幕,而在5月1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的公众科学日上,"植物秋季大换装""神奇的立体视觉""流浪地球储存计划""陀螺大战"等十余场科普活动已率先上演。分会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也对全社会开放,共吸引了千余名市民参观体验。
据了解,本次活动已是深圳先进院举办的第九届开放日,以"科学·教育·创新"为主题,首次展示了涵盖全年龄层的"中科科普体系"。
家长、孩童现场参观体验。(主办方供图)
百名学生体验科普课堂
与往年相比,今年深圳先进院开放日的最大特色是"科学与教育融合",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科学特色活动系列化并分类展示。针对学龄前儿童设置了"和我一起修化石""食物中的科学"等浅显易懂的趣味课程,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实验、交流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博士课堂"则是深圳先进院重点打造的"王牌科普课程",来自深圳先进院人工智能、医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29名博士从自身科研领域出发,开发出适合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课程。在今年的开放日上,植物学博士杜静带来了一堂"植物秋季大换装",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叶片颜色变化的原因,进而普及植物色素的重要作用。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博士谷飞飞则通过单眼和双眼套圈对比实验,让学生了解"立体视觉"概念,并从人眼视觉升华到机器视觉。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