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青年毛浩夫——井冈山精神,因信仰而热爱(爱国情 奋斗者)
- A+
- A-
毛浩夫(右四)在为参观者讲解。资料照片
"浩夫:您愿意回井冈山来同爸爸、爷爷一道学习宣讲井冈山精神,传播红色基因,我非常高兴,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不看落款,你一定想不到,"您"这个称呼,来自一封爷爷写给孙儿的信。
"没错,称呼用的就是'您'。"收信人毛浩夫说,"在爷爷眼里,关于井冈山的事,都是最神圣的。爷爷生前一定是充满着欣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这位曾留学英国,学习国际金融专业的"80后"小伙,两年前从南昌回到家乡,全职担任江西干部学院现场教学讲师。
曾担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退休后义务宣传井冈山精神近30年……毛浩夫的爷爷毛秉华身上,有着太多的井冈山烙印。从毛浩夫记事起,爷爷的身影就总是和红色教育分不开。
2016年夏天,毛浩夫利用休假时间回到井冈山听爷爷讲课。"当时他已经80多岁了,但是眼里全是激情与信仰。"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浩夫看到了一张红军干部写给妻子的英文贺年卡。"上面的英文花体书法漂亮极了,一下子把我镇住了。"后来,毛浩夫才知道,在90多年前的井冈山,"海归"并不稀罕。除了留学苏、德、法的党和红军领导骨干,还有不少国内名牌大学的学生来到这里闹革命。井冈山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了解得越深,历史给毛浩夫的震撼越多。新的认识不断冲击着他的思想,直到观念转变成行动。2017年初,毛浩夫从南昌回到井冈山担任现场教学讲师,他也从此开始了一段重新认识家乡、认识父辈的寻根历程。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