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确定,未来不定!“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结束后何去何从?

导读

"三支一扶"计划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基层人力资源,提高了基层机构服务水平,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三支一扶人员在农村基层的服务中获得锻炼提升的同时,面临工资待遇低,未来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服务期满结束后何去何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心结。

工作来之不易,实干收获满满

25岁的小曾是河北省邢台县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已参加工作半年有余。她告诉半月谈记者,大学毕业找工作时被现实当头一棒,真切体会到了"僧多粥少"的苦恼。一番碰壁后,三支一扶计划像是一根救命稻草让她有了"依靠"。"感谢三支一扶计划,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一个就业的好渠道。"小曾说。

在甘肃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即将毕业的小汪正在等待参加三支一扶的考试。她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依靠政府提供的助学贷款和碧桂园集团等提供的奖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希望能够考上今年县里的三支一扶岗位,减轻家里的负担"。

三支一扶工作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就业的希望,也给他们提供了锻炼平台。"我主要负责乡上水利、安全生产以及贫困村的包村入户等工作。工作一年多,虽然辛苦,但我学会了如何跟村民打交道,如何协调好自己分工领域的工作等。"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乡三支一扶人员李佩玺说。

在河北省,苏建策、张博林等三支一扶人员也有相似的获得感。苏建策在工作中需要不时到基层走访贫困户,"一开始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遇到问题不清楚怎样处理,现在算半个行家了"。张博林在扶贫工作中慢慢积累了很多实际的经验,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手。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