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鼓励民办园转型普惠园 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总量
- A+
- A-
阳光普惠 幼有所教
张保淑 赖 杰
北京世纪阳光幼儿园是一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该校二〇一八年进一步挖掘招生潜力,提供了更多学位。图为该园孩子们正玩搭积木游戏。
张劲松摄
"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为了破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的矛盾,有关方面实施了以建设普惠性幼儿园为重要内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下发,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开启了中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探索历程。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是中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部署,对保障更多适龄幼儿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日,教育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年来学前教育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取得的成就,并组织媒体开展了对北京市几家幼儿园的实地采访调研。
综合施策鼓励民办园转型普惠园
"成为普惠性幼儿园之后,我们还是民办的,性质没有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同样享受市、区两级财政补贴了,入园的孩子因此而受益,他们享受与公立幼儿园一样的学费优惠。"北京世纪阳光幼儿园园长董燕这样向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介绍自己所在园"转普"之后的"变"与"不变"。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