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对缺水地区及沿海地区等重点区域用水管控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沿海地区用水管控更严了

本报记者 王俊岭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厅中心小学学生在绘制保护水资源长卷。 孙文潭摄(新华社发)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多水少的中国来说,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尤其重要。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用水总量控制在"十三五"末的6700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方案》确定了29项具体任务,提出"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和"科技创新引领"六大重点行动,旨在抓大头、抓重点地区、抓关键环节,提高各领域、各行业用水效率,提升全民节水意识。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未来将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突出对用水量超过95%的农业、工业和城镇开展节约集约用水,着重对地下水超采地区、缺水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等重点区域用水进行管控。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深化水价、水权水市场改革,强化节水监督管理,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健全节水标准体系,推行水效标识建设等。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