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做研究的华人,如何才能避免“被间谍”?
- A+
- A-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婉迪 环球时报记者 张雪婷 刘皓然】"驱逐"科学家、收紧签证政策、限制赴华"委培生"回国就业……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似乎再次被"间谍执念"触动了敏感神经,出台了一系列不利于华人(华裔)赴美活动的限制举措。与以往不同的是,美国政府的"打击范围"已经从理工、军事等高度涉密行业,延伸至整个科研、学术领域。有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做科研工作的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特殊时期,虽然不可避免碰到海关的"刁难",但也可以从自身做起,避免被当成"目标"。
数名华裔研究员被解雇
据美国《休斯顿纪事报》报道,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研究机构--得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前不久以涉嫌盗取美国学术科研成果,对3名研究员予以革职处分。虽然该机构并未对外透露3人具体身份,但可以肯定他们均有"中国血统",其中两人已取得终身任职资格。
安德森癌症中心"驱逐"科学家一事,其实是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点关照"。201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癌症中心5名工作人员进行点名,声称他们涉嫌利益冲突及"未经上报的海外收入"。据了解,NIH是全美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金拨款单位,2018年曾为该中心拨款1.48亿美元。癌症中心一名负责人称,如果不采取行动,NIH很可能拒绝拨款。
美国《纽约时报》称,近期美国政府不断加大警示力度,要各机构重视外部势力攫取美国科研成果的行为--特别要"留意中国人"。去年夏季,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专门在得州为多个学术和医疗机构召开闭门会议,要求谨防"内鬼",及时上报一切可疑行为。这种由联邦当局亲自下达指示要求科研学术单位谨防间谍行为的会议,在该州历史上堪称"前所未见"。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