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校园科普行暨中科馆大讲堂:探究《流浪地球》的科学与科幻
- A+
- A-
"青年之声"中国科学家校园科普行公益讲座第十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徐辉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2日电 (特约记者 邢燕 通讯员 陈琛)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想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去学习科学知识,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学知识。"4月11日,"青年之声"中国科学家校园科普行公益讲座第十场活动现场,《加油向未来》科学实验总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中科创星科普科教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征在中国石油大学讲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物理课,启发同学们区分"科学"与"科幻"。
陈征以"《流浪地球》中的基础物理"为主题,用四个步骤概括了地球的流浪步骤:往哪跑、怎么跑、球不坏、人还在。
《加油向未来》科学实验总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中科创星科普科教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征主讲"《流浪地球》中的基础物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徐辉 摄
"化繁为简,由简入繁,定性与定量是考虑所有问题的基本方法。"演讲开始前,陈征首先说明了思考问题的方式。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的流浪过程,陈征进行了深入浅出介绍。"地球怎么跑动?"陈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释说:"在势能和动能为零的前提下,地球还需要消耗本身积蓄的能量,才能跑出太阳系,而这部分能量如果用烧煤的方式,大概需要燃烧15个地球的质量,地球流浪才可成行。如果用电影里面烧石头的方式,效率在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大概需要烧掉万分之五的地壳,地球才能离开太阳系。"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