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仍是投资的主力 政府投资重在精准补短板
- A+
- A-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高于整体投资1.4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控股投资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拉动整体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是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民间投资的领域和门槛都在不断放开。政府投资则在不断调整优化,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
1
政府投资集中投向补短板
实际上,政府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很小。2018年,各级政府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不到5%,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这些领域建设项目投入大、公益性强,必须依靠政府投资加大投入。
通过政府投资补齐薄弱环节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建成大量优质资产,形成的是精准有效投资,不是大水漫灌强刺激。
举个小例子:北京到西部某个小城市,原来是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省会,再坐大巴车,路上几乎要一天时间。后来坐飞机到省会再转大巴车全程高速,时间缩减到了一个白天;再后来,西部小城市修了支线机场,可以直飞抵达,下午出发也可赶得上晚饭。
补短板,就是让人们越来越便利、幸福感越来越强。
2
政府投资注重量力而行
事实上,政府补短板稳投资不是不顾风险,而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决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与防风险是并行不悖的。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