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下一代做好保护和传承

  中国青年网西安4月4日电(记者 阎梦圆)2019年,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周年,也是兵马俑发现45周年。3月2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行了建院40周年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作为建院40周年后的第一拨客人,4月1日,参加"清明祭初祖 文脉传华夏"活动的媒体记者一行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聆听院长侯宁彬讲述博物院的故事。

媒体团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影。王昊鹏 摄

"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

"祭祖或者祭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传统。"侯宁彬说,原始社会先人就开始祭天祭祖,并在秦的时候形成了一种制度。  "这些年,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们也发现了祭祀的遗址,但不是祭黄帝或者是祭天的,而是祭祖的。"侯宁彬介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要祭祀秦始皇,祭祀遗址面积约有十几万平方米,地下存有专门祭祀黄帝的祭祀遗址,"这是我们近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新发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接受记者采访。 赵昊 摄

考古工作创新: 挖掘、展示与保护的同步

据了解,1974年兵马俑被发掘之后,博物馆有一个很特别的创新,就是考古发掘、考古的展示和考古的保护同时进行。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工作是发掘之后先做保护,修复之后再做展示。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后有了一个创新举措,"不能说让游客等上五年、六年或者十年,然后再来参观,所以我们一边给游客展示发掘过程,一边也向游客展示修复过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一号坑。阎梦圆 摄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