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即见景 出门可踏青(城市绿道春意浓)

3月29日拍摄的广州二沙岛,这里四季绿草茵茵,花团锦簇,绿道四通八达。

影像中国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体育公园的环山绿道上,67岁的陈先生越跑越起劲,"环境好、空气好,我每天都来跑,已经五六年了。"

珠江新城临江大道绿道上,何女士带着1岁半的女儿游玩,"经常过来,宝宝一到这里,开心得不得了。"

生物岛的水岸绿道上,研究员陈敬贤沿岛骑自行车,"眺望珠江的绿水、船舶,呼吸丛林中的新鲜空气,疲劳很快就消失了。"

城市发展的快节奏,让很多人步履匆匆,但生活中,人们也需要让心"慢"下来。绿道,正是这样的空间。

"珠三角最早建成的,是广州增城的绿道。"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介绍,2008年,广州增城区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将自行车健身径引入生态景观林带,拓展林带功能,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建成自行车健身径80多公里。

一开始,村民不愿在自家地上建,政府就先做示范段,景美道好,吸引的人多了,村民纷纷表示愿免费供地。不租地、不征地,建设成本低,现在的增城绿道,串联村庄56个、农家乐69家。仅春节期间,增城绿道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20%。

2010年开始,广州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山、水、城、田、海"自然格局,全力推进绿道建设,涵盖都市型、郊野型、生态型等多种绿道类型。增江绿道代表郊野休闲,花城广场绿道有大都市情怀,荔枝湾绿道有历史魅力,大学城环岛绿道以运动为特色……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