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 A+
- A-
"额吉牧歌"--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扶贫研培成果展在京举行。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刘逸鹏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叶婉莹 实习记者 刘逸鹏)经典的传统元素、时尚的创新服饰、炫目的民族歌舞展演……3月2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主办的"额吉牧歌"--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扶贫研培成果展在京举行,这也是"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本次活动重点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树皮画和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非遗传承人研培成果。45套民族服装、30套民族元素创新服装,通过生产、生活、盛典和感恩4个篇章场景,展现出典型的民族文化风情,传递着蒙古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额吉'在蒙古语中是妈妈的意思,'额吉牧歌'是妈妈的声音,意在表达草原的美好生活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本次活动负责人于易清说,"通过此次服装展演,我们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用创新设计来链接古老的技艺,让传统文化做到活态传承,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认识和了解它们,让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据悉,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关心和指导下,北京服装学院积极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成效显著。
来自内蒙古的绣娘李晶就是此次培训计划中的一名学员。"今天的T台上就有我的作品,我将蒙古族经典刺绣图案云朵与现代服装相结合,希望通过现代的设计创新,让蒙古族文化走近更多的人,走到更广阔的舞台。"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