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林代表:技能提高需要点滴积累 努力付出必有收获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王添豪 实习记者 王瑞苓)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掘进一队的副队长,劳模大师创新工作室主任董林做客"对话新国企·智造高质量"两会访谈节目。

今年是董林为煤矿工人"代言"的第七个年头,2017年,因为他的建议,井下工人年均减免个税约1400元。董林坚持连续4年提交这个建议,他不断充实这个建议的内容,提高建议的质量,"第一年的时候,可能考虑比较片面,只说煤矿工人工作有多苦,多累,多么危险,考虑不是太多。第二年我们会关注一些法律条文。"正是因为有着全国人大代表和煤矿工人的双重身份,他一直聚焦煤炭行业和基层煤矿工人。他边工作边履职,不仅为煤矿工人的切身利益建言献策,也对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有更深刻的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掘进一队副队长、劳模大师创新工作室主任 董林。

紧跟新潮流、紧握新技术,推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今年我们对话新国企的主题是"智造高质量",董师傅,您是如何理解"智造"二字的,您所在的企业以及煤炭行业在"智造"方面有哪些技术创新?

董林:我对智造这两个字的理解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集众人智慧创造未来世界,另一方面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结合我所在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虽然近几年发展不快,但在 "智造"的部分是有显著成果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运用的煤矿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是从2016、2017年开始打造的。虽然之前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的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已经正式投产,而且效果很好。今年我们企业将继续筹备,计划再上四到五个自动化的综采工作面,以此来提升煤炭效率,提高我们的产能。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