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国企人 】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我走过的路,是一条改革开放40年来一个普通工人命运变迁的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原技术中心主任包起帆说。

科技创新让今天的上海港逐渐成为智慧、绿色港口,而在40多年前,码头作业靠的是肩扛手提、人力捆扎,码头装卸险象环生、事故不断。"是码头的安全问题逼着我开始研究抓斗的。"包起帆说。

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木材抓斗终于研制成功了。新型抓斗成果不仅在全国港口推广,还在铁路、电力、环卫、核能等30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起帆也由此被誉为"抓斗大王"。

2011年,包起帆(左三)在美国与各国专家讨论国际标准。

发明"木材抓斗"走上科技攻关之路

1968年,包起帆进入白莲泾码头,做了6年码头装卸工。后来因脚骨折,改做机修车间一名修理工,专门修理码头上的起重机。由于钢丝绳磨损严重,一个月要换3到4根,司机们叫苦不迭,包起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反复琢磨,他发明了"变截面起升卷筒",使起重机钢丝绳损耗从原来的一个月换3根减少为3个月换一根。日本钢丝绳专家来港区进行技术交流,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可以申请"专利"。

在坚持4年半工半读后,1981年,包起帆顺利拿到了大专文凭,回到南浦港务公司,在工艺科当了一名工程师。那时,码头上木材装卸全靠工人下舱、人力捆扎,险象环生、事故不断,从包起帆1968年进港工作到1981年这短短十几年里,码头上有11名职工因木材装卸而身亡,轻伤重伤职工高达546人次之多!木材装卸因此被工人们称为"木老虎"。码头安全问题,让已离开装卸工岗位的包起帆开始研究抓斗。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包起帆在码头上发明了木材抓斗,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木材抓斗装卸工艺系统",工人们再也不需下船舱用人力去捆扎木材了,上海港此后再也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伤亡事故,效率也因此提高了2.67倍。包起帆开始走上了科技攻关之路。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