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完成第一阶段物资卸运
- A+
- A-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15日电(记者刘诗平)当地时间14日19时17分(北京时间14日22时17分),随着"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所载Ka-32直升机完成最后一次吊运,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第一阶段物资卸运工作顺利结束。
科考队员将物资从"雪龙"号上卸运至冰面雪地车上(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从11月30日开始,考察队成功将1605吨物资由"雪龙"号运至南极中山站和内陆考察出发基地,冰上运输和直升机吊运分别为951吨和654吨。
物资卸运是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受海冰影响,"雪龙"号每年来中山站都要视冰情破冰至离中山站最近的地点,再将船上物资进行转运。本次物资卸运量大、距离远,其中冰面运输是中国南极科考史上卸运距离最远的一次,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距离达44公里。
一辆运送物资的雪地车从一座冰山旁通过(1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从12月4日开始,考察队根据天气和海冰情况提速卸运作业,将冰上运输的'4车6橇'(4辆车带6个雪橇)模式调整为'4车8橇'模式,同时增加了中山站、'雪龙'号装卸货作业点的雪橇投入,在车队抵达作业点前完成物资装橇,缩减了装货卸货时间。"本次考察队冰上运输车队指挥兼驾驶员、泰山队队长姚旭说。
本次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表示,南极夏季温度日益升高,海冰如果出现一条大裂缝,车队就无法通过。考察队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争分夺秒地进行海冰卸运,因此采用了"人休车不停"的做法,每辆雪地车运输总距离都达到1300公里,相当于从中山站去了一趟南极内陆的昆仑站。
12月14日,直升机向南极中山站吊运物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雪龙"号在卸货完成后,已于15日凌晨起程离开中山站固定冰海域驶往新西兰进行物资补给和人员上船,开展下一阶段罗斯海新站建设相关工作和阿蒙森海科考,之后还将回到中山站,在罗斯海新站和中山站将卸运小部分物资;中山站各项科考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去往内陆泰山站和昆仑站的两支队伍经过紧张的行前准备,正整装待发。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