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含琪:无悔的选择

孟含琪(左)采访"天眼之父"南仁东家人。

【演讲稿】无悔的选择

科学是对理性的诠释,是从万千个选项中找到最优解。

作为一名科技记者,这些年我在采访中却发现,面对更丰厚的薪水、更舒适的生活、更好的科研环境,很多科学家却作出了看似并不"理性"的选择。

这是为什么?他们的选择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52年,有位青年人正在实验室里带着学生做化学实验。那时候东北人民大学,也就是如今吉林大学的前身,刚刚成立化学系,实验器材紧缺,几乎就是一穷二白。但是他和同事们因陋就简,用像卖肉案板一样的桌子拼成实验台,拿废旧的墨水瓶做酒精灯。

他是中科院院士唐敖庆,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他婉拒导师的百般挽留,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有人曾评价,如果唐敖庆继续留在一个固定领域坚持不懈地研究下去,将会取得更高的荣誉,甚至冲击诺贝尔奖。可是,面对祖国的需要,他只说了一句:"我服从组织分配"。

作出这样选择的不止唐敖庆一个人。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如人受过唐院士的指导,毕业时他负责学生的分配工作,但他响应国家号召,自己把自己从温暖的黄浦江畔,分配到了寒冷的东北,从此就是一生。

时间回到当下,徐如人的爱徒,中科院院士于吉红,面对一些高校开出的优厚条件,她却说,"我听老师的"。直到今天,她还和恩师一道留在吉林大学。

唐敖庆、徐如人、于吉红,三代院士,一份传承。那个墨水瓶做的酒精灯,至今已经成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徽的组成,它燃烧着一份久久不熄的赤子情怀。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