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科技创新助力南宁释放发展新动能
- A+
- A-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南宁10月23日讯(记者 佟明彪) 进出地铁站不用刷卡刷手机,只需正常行走就能通过闸机完成支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采访时看到,由咪付(广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态无感识别系统也已通过规模测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作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基地")正在发展成为引领南宁乃至广西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面旗帜。据介绍,目前,创新示范基地已经引进包括以色列纳安丹吉、微软、圣尧航空、东软、东华软件、捷佳润、慧云信息等47家行业重点企业和80家创新企业,累积集聚127个创新主体,培育8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广西瞪羚企业,初步形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科技服务四大产业微集群,正从各个方面推动着本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创新示范基地展示的智能机器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创新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创新示范基地紧紧围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高端要素聚集南宁,加快培育适宜创新主体成长的土壤,已经初步形成富有吸引力、适宜种子开花结果的创新生态系统。以金融支撑为例,创新示范基地成立了多个投资基金,用于支持智能制造,创新企业,高新产业的发展,总规模达到19亿元。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