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在唐山召开

新华网唐山7月28日电(汪亚)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2年了,今日,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在唐山召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会上透露,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已广泛开展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据了解,我国不少地区已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和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和防震避险技能。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建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493个、科普示范学校5488所。为充分发挥科普惠民作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多地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利用科普"大篷车"、科技三下乡等,普及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建设安全家园意识。

对于下一步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目标和重点,7月25日,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地震局联合印发的《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进行了部署,提出到2025年,建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格局,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创新化、协同化、社会化、精准化,防震减灾科普主题更加突出,防震减灾科普产品更加丰富,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大幅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健全。

郑国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防震减灾实践和科普传播影响下,人民群众防范地震灾害风险意识不断提高,注重震前预防正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成为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也希望今后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体系,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投身科普产品研发,涌现出一批从事防灾科普及产品开发的新兴企业,让更多科普产品通俗易懂、更接地气。"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

新闻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