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帽”取人 败坏学术风气
- A+
- A-
"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避免与物质利益简单、直接挂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不把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确定的限制性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教授在"点赞"的同时也表示谨慎乐观,"《意见》能否落地还要看实际效果。当前的评价体系让'帽子'压倒一切,学术圈搞成了'俱乐部','帽子人才'频频'转会',价码越加越高,各单位'挖人'最后花的还是纳税人的钱,搞坏了学术风气、糟蹋了钱。"
学术会议规格=参会"帽子"数量
科技日报:您一直在高校从事管理与科研工作,能否结合您的亲历,谈谈高校的"帽子"现象?
程晓:在工作中,我常常看到,很多人为了戴上"高帽子"使尽浑身解数。另一方面,戴上"高帽子"后,很多人游走于各个会场,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反而很少。
举一个"帽子"优先的小例子。近几年来,国内学术会议风气由之前的"崇洋"变为"崇帽",就是谁请来的"帽子"多,谁办的会规格就越高。所谓高端论坛,评判的重要标准是请来了多少"帽子",特别是"高帽子",院士最大,其次是千人、杰青或长江,再次是优青、青千或青拔,普通教授只能充个人数。不请上几位院士、杰青或长江,都不好意思叫高端论坛。但这种论坛,"帽子"专家的报告时间可能只有20-30分钟,且通常都不全程参加,讲完自己的就撤,根本起不到交流的效果。论坛举办成功与否,更多是用媒体公开报道或者自媒体推送的新闻来衡量。这不像是学术圈,更像是娱乐圈。越来越多的学者抱怨国内会议"多如牛毛",尤其是这种"赶场子"的会议越来越多,碍于情面,却又不得不"出场"。这一方面浪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宝贵时间,一方面大量科研经费花在差旅上。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
25 阅读 2022-04-15 11:5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