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些农村基层党建“家族化”的苗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涌现出一些"明星村"。这些村子在当地名气大、影响广,成为周边农村学习的对象。半月谈记者走访一些"明星村"发现,这些村子在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令人羡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基层党建"家族化"的苗头和隐忧,值得警惕。

"家族化"苗头存隐忧

从走访的部分"明星村"来看,这些村子党建工作扎实,党支部威望高、凝聚力强,"三会一课"等常年坚持。不过,这些村子的发展也出现一些隐忧,集中体现在基层党建"家族化"苗头上。

老支书家族成为党组织主干力量。农村发展党员呈现家族化趋势,在一些软弱涣散村较为普遍,在"明星村"也出现了苗头。

在创业过程中,老支书要调动家族力量为村子做贡献,也在客观上为家人入党提供了群众基础,锻炼了能力。久而久之,党支部党员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上,难免会出现家人的身影。

要害部门由老支书家族成员把持。集体经济是"明星村"最核心的资源。记者调研发现,在集体经济管理等方面,领导职务往往由老支书亲自兼任或直系亲属来担当,一些较大的企业甚至从村外请来女婿帮忙。

老支书"一言堂"现象明显。多年奋斗的成绩给老支书带来巨大声望,实际决策中,"一言九鼎"的老支书经常可以凌驾于党支部之上。某村此前由村两委通过决议,引进村外资本发展产业,但最后老支书主意变了,直接推翻了两委的决定。而对于这种现象,大部分村民认为是正常的。

村内不同意见发不出声音。一家一姓长期担任村内重要职务,在利益错综复杂的村里难免有反对的声音,但"明星村"反对声音只能私下发牢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发声。这一方面是因为老支书家族势力过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政府往往依靠老支书这样的能人治理乡村,对村内反对声音有意忽视。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

新闻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