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苏铃)6月29日至30日,"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蒙古国科学院、印度新那烂陀大学、斯里兰卡比丘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故宫博物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佛教寺院的一百余名代表,共聚一堂,讨论、挖掘亚洲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海棠山摩崖造像的艺术意义。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内容涵盖"一带一路与宗教文化交流"、"蒙古地区佛教文化"、"佛教与文化交流"、"海棠山佛教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不同国家的学者纷纷登台发表论文。斯里兰卡拉达纳悉利长老《法显大师与无畏山寺》、尼泊尔的Kashi Nath Nyaupane教授《丝绸之路及其意义--以尼泊尔、梵语和佛教为例》、孟加拉国的Gyana Ratna Sraman教授《"一带一路"的先行者阿底峡--通往觉悟的明灯》、蒙古国朝·瓦·伊西道尔吉教授《论成吉思汗"得人心"用人之道》、日本立川武藏教授《宗喀巴对无自性的理解》、印度Arun Kumar Yadav教授《玄奘大师对大菩提寺的记述及其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乌力吉巴雅尔教授《"一带一路"沿线上藏-蒙地区佛教文化遗迹》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一带一路"与佛教文化传播的意义。

会议分为四个小组,7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发言和探讨。经过两天的热烈讨论,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于30日下午顺利落幕。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

新闻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