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偏短偏少 西南雨多 持续高温 原来都与它有关——气候专家解析我国入汛以来气候形势
- A+
- A-
近期,华北、江南等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网友直呼热化了;而此时本应该出现梅雨的江淮地区,似乎梅雨的"出勤率"并不高;而华南地区的人也觉得今年的雨并不似往年,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这些与什么天气系统有关?记者就这些网友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
专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 周兵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美丽 王敬涛
记者:有网友反映今年华南的雨好像有些不对劲,不像往年来的频繁,具体是什么情况?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周兵:2018年华南前汛期于4月20日首先在广西开始,较常年(4月6日)偏晚14天,近60年广西首先开汛的年份只有5年:1963、1971、1990、1996和2018。3月到5月,华南地区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6.9%,导致当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而6月初,4号台风"艾云尼"3次登陆广东,带来了充沛的龙舟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2018年3月到5月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
所以网友的感觉是对的,今年华南降雨确实没有以往那么多,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异常强大,脊线位置长时间偏北,华南地区长期处于高压系统控制的晴好天气中。
记者:今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是不是也对我国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
周兵: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多雨。南海夏季风活跃程度是影响我国雨带活动的幕后"推手",所以它爆发的早晚会对我国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
今年南海夏季风于6月1候爆发,较常年(5月5候)明显偏晚。而作为东亚夏季风系统主要成员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脊线位置偏北、西伸脊点位置偏西。受其影响,来自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输送水汽进程受阻,从而导致南方降水偏少,梅雨进程推迟,华中两湖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旱情。
记者:按照我国平均雨带进程,6月正值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然而今年的梅雨似乎有点偷懒,与此相反,西南地区的雨却异常"勤快",是不是也跟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有关?是什么原因造成副高偏西偏强呢?
周兵:依照《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我国江淮流域梅雨区可划分为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江淮区等三个梅雨监测区域,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江南区已于6月19日入梅,较常年(6月8日)偏晚,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区和江淮区梅雨入梅时间也较常年偏晚,而三个区域的出梅时间接近常年到偏早。
因此,与常年平均值相比,三个监测区域梅雨期开始时间偏晚、结束偏早、梅雨期偏短、梅雨量偏少,与近3年相比,今年梅雨季节变得晚-短-少,江南区梅雨期暴雨强降水频次减少。
2018年6月以来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
25 阅读 2022-04-15 11:5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