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长江“捕鱼者” 今日江豚“守护人”

新华社南昌6月25日电 题:昔日长江"捕鱼者" 今日江豚"守护人"

新华社记者程迪、田耘

在长江和鄱阳湖交界处的江西九江湖口县,渔民张传国祖传的渔船不再捕鱼了,而是在浩渺的长江江面上巡护一江清水;撒了半辈子的渔网也收了起来,现在他成了长江江豚的守护人。

"在长江'害'了几十年的鱼,我这是在还'生态债'啊!"65岁的张传国皮肤黝黑、说话直爽。他去年自愿报名成为湖口县江豚协巡队的一员。11个团队成员中,多数人世代在长江以捕鱼为生。

为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农业农村部2016年发布了《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去年6月,湖口县成为全国首批4个协助巡护点之一,探索社会化参与江豚等水生生物保护。

"滚钩、拖网,这是以前渔民常用的捕鱼方式。"张传国说,鱼大批被捕捞上来,也有江豚被误伤。"我就看到过几次,身上那些伤口,一看就是滚钩钩出来的。"

"江猪跳一跳,白浪三尺高",这是长江边流传的谚语。在渔民的印象里,当江豚和白鱀豚在江面大量出现时,意味着水面气压加大,暴风雨将至。

"小时候坐木船捕鱼,遇过渔船那么大的白鱀豚;夜里睡船上,常被江豚的叫声吵醒。"做过渔民的队员舒银安边比划边说。虽然白鱀豚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但这些记忆仍鲜明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岸边的礁石、船只的螺旋桨、渔民的渔网渔钩都有可能造成江豚的致命伤。协巡队员周军琪退休前曾在湖口县渔政局工作。"我亲历的三十年间,长江江豚正逐年减少。"周军琪说。

长江江豚是长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江江豚的数量急剧减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

新闻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