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两会提前看,港区代表:望中央向香港拨地建新区,解决香港土地供应问题
- A+
- A-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赵觉珵】住房短缺被认为是香港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民生问题,也是香港发展的主要桎梏之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已经在其2019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将增加土地供应速度,与此同时,一些香港人士也在试图从特区外部寻找解决方案。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发展研究基金主席郑耀棠近日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将在今年两会上建议中央拨地给香港特区建立新社区,以应对香港土地、住房长期不足问题,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
郑耀棠提出,建议中央政府在邻近香港区域拨地予香港建立新小区,首阶段面积为30平方公里,可容纳60万至70万人口。根据郑耀棠的建议,这一新社区并非只作为居住使用,还希望特区政府可以邀请发展商兴建商业楼宇,带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使新小区发展不单可以自给自足,也兼顾周边地方利益,作为引擎辐射带动区域共同发展,达致互利共赢。
这并非郑耀棠首次提出类似建议。2018年,郑耀棠曾提出在惠州、中山等城市租地以建立港式新市镇,预计可容纳50至60万人。相对之前的建议,郑耀棠表示,今年的议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希望中央可以参照“横琴模式”,拨出的土地由香港特区管辖,实行香港法律,由特区政府作出规划。
所谓“横琴模式”,即中央此前授权澳门特区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依照澳门特区法律实施管辖。2019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管辖的决定》。今年3月18日,广东方面正式将共计6.64万平方米的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旅检区域移交给澳门特区政府。此前,中央也曾批准澳门大学在珠海横琴岛上建设新校区,并授权澳门特区政府在新校区内实施澳门法律和行政体系。
“中央对澳门的授权对我们有很大触动,既然澳门可以,香港可不可以呢?”郑耀棠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如果可以授予管辖权,香港特区政府可以认真地对这片土地进行规划,这也会更符合香港的需要。郑耀棠说,一旦中央拍板决定,预计两到三年就可以完成新社区的初步建设,接收一部分居民先行搬入。郑耀棠此前已经与内地业者就可行性进行过探讨,他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特区政府可以同内地开发商开展合作,建设速度会很快。
之所以提出上述建议寻求中央支持,郑耀棠表示,主要是由于特区政府的计划“远水难救近火”:“由于特区政府土地储备不足,导致公营房屋供不应求,而私人开发商的房屋价格又脱离老百姓的购买能力。”郑耀棠说,这导致香港出现了很多“纳米楼”“劏房”,市民的居住条件始终未得到改善。特首林郑月娥已经提出填海造地的“明日大屿”计划,但由于“内外势力将民生议题政治化”,推行过程可能会在立法会遭到重重政治阻力。
据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了解,香港民建联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也计划在两会上提出类似建议,希望可以珠海市桂山岛附近以及港珠澳大桥珠海段南侧指定水域填海建造“香港城”,预计每处可至少提供10平方公里的未发展用地。有人预计,如果将其中两成土地用于住宅用途,将可提供16至20万个单位房屋,有望大大纾缓香港的房屋供应问题。
郑耀棠本月初公开提出“拨地”建议后,内地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些批评声音。郑耀棠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他能够理解内地民众因去年来香港出现的暴力事件对这座城市产生负面印象,“香港市民也非常痛心,同样谴责这些行径”,“但这些人和行为不是香港的主流,香港的主流还是爱国的。”
郑耀棠强调,目前阻碍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最大问题就是沟通,由于制度、生活方式等差异,内地和香港之间很容易产生误解,加强两地的沟通和相互了解是当务之急,“香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城市,内部复杂程度甚至高于多个国家组成的欧盟”,郑耀棠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希望内地同胞能认识到香港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也应该让香港市民更加的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避免被一些反华势力的宣传误导。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