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研究的艰辛 获得丰收的喜悦(科技视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⑨)

为节省时间,侯路路(左二)和同事们在草原上吃午饭。本报记者 赵永新摄

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三天,北京以北1600多公里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就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白天的气温也降到0摄氏度左右。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坐落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农牧场的空旷草原上,是目前我国温性草甸草原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依托单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已经在这里工作了5个多月的"90后"硕士研究生侯路路,还在整理从野外采集的样品。5-9月是草原的生长季,也是呼伦贝尔站科研人员的野外工作季。从2017年起,侯路路每年夏天来到这里,每天和同事们早出晚归,在放牧试验样地里工作:调查样方、测算牧草生产量、采集牛粪样品、分析牛采食的情况……小半年下来,脸晒得黑黢黢的。

"天天这么干,累不累?"

"比起我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我幸福多啦!"侯路路嘿嘿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起码有固定的地方吃饭、睡觉了。"

自1997年筹建,特别是2005年成为国家站以来,从首任站长唐华俊到现任站长辛晓平,从"60后"杨桂霞、"70后"王旭、张宏斌、闫玉春、闫瑞瑞、徐丽君,到"80后""90后"张保辉、陈宝瑞、徐大伟、李振旺、丁蕾、侯路路、沈贝贝等,呼伦贝尔站的科研人员一茬接着一茬干。他们每年夏天就告别家人,从北京来到草原,在太阳下奔忙。

"黑"是他们共同的肤色,"绿"是他们共同的目标:面对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家畜增加等多重因素导致的生态退化,他们把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在揭示草原生态演变规律的同时为农牧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让草原常绿常青。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