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享非遗新生活美学 诗意成都等你来耍
- A+
- A-
新华网成都10月20日电(记者 王志艳)早晨,在宽窄巷子就着红糖糍粑喝一碗豆花;中午,在竹编艺术村,看着乡村的秀丽风景享受一顿全笋宴;下午,穿一身蜀绣,在杜甫草堂品茶赏皮影戏;晚上,夜宿川剧小镇,感受戏曲绕梁三日之魅……日前,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成都推出的10条"非遗之旅"线路,全方位的展示了非遗浸润下天府之城的新生活美学。
戏曲+民俗
传统文化助阵国际非遗节
10月18日,彭州市新兴镇"海窝子川剧小镇"非遗节分会场正式拉开帷幕,"徜徉川剧小镇,聆听巴蜀乡音""感受黑白之美,品尝锅魁之酥""对话泥土,文创非遗""非遗进社区"等四大主题16个特色活动让非遗离百姓更近。
在海窝子古戏台演出现场,《川剧集锦》、戏歌《春夜喜雨》、民俗表演《天府大碗茶》、折子戏《扈家庄》、戏曲舞蹈《英姿》等节目纷纷上演。彭州本土非遗说唱节目《天彭非遗》,引得观众们喝彩连连。彭州西郊小学带来的《别洞观景》,展示了"非遗进校园"的成果。主题演出后,精彩的"非遗沉浸秀·大巡游"将活动推向高潮。
彭州海窝子生活戏街上的曲艺表演。新华网 王志艳摄
彭州海窝子古戏台的广场,当地居民跳起戏曲广播体操。新华网 王志艳摄
夜幕降临之后,海窝子的中心广场上继续热闹着,大妈们跳起了戏曲版的广播体操,不远的古戏台上,一群大学生正在排练实验风格的戏剧作品。古典和现代在同一个时空下交相融汇。
海窝子从80年代初开始就坚持每周川剧坐唱,传承和弘扬"川剧"这一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小镇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以"古街+戏院"的策略打造一个多幕川剧场景大戏院的思维,将整个古街分成三个主题街区,设置多个主题小剧场,在中国首创生活戏街。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川剧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川剧化。
白瓷+土陶
创意加持让传统也现代
在彭州举办的"乡村美食和非遗集市"上,九尺板鸭、军屯锅魁、天彭肥洒等地方特色美食以及白瓷、桂陶、风筝等非遗文创产品引得游人流连驻足。丰富地文创产品和创意活动,立体展现着成都的山水画卷之美。
桂花土陶小镇的陶博物馆里,造型各异的陶制品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400多年陶艺文化的传承,使桂陶积淀了优良品质。2004年桂花镇被文化部授予"西蜀陶艺之乡",2006年桂花土陶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桂陶产业成为桂花镇的经济支柱。
桂花龙窑生产的土陶人偶。新华网 王志艳摄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