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苏洋茉莉花基地的“春夏秋冬”

闽侯苏洋茉莉花基地的“春夏秋冬”

陈成忠(右一)向央视记者介绍金昌伙(左一)种植的茉莉花情况。通讯员陈建鋆 摄

早报网8月29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谢星星 实习生 苏怡莲连日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花季中国》摄制组在榕拍摄福州市花——茉莉花,闽侯苏洋茉莉花基地是第一拍摄地。26日,记者跟随央视摄制组走进基地,探访这里的“春夏秋冬”故事。

种在田间地头

种进人们心中

置身闽侯苏洋茉莉花基地,仿佛来到世外桃源。花丛间,采花工古铜色的手不停翻飞,似乎演奏着一曲流转千年的乐章,“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随着清风流淌耳边。

这处150多亩的茉莉花基地,由闽侯最早投身茉莉花种植的花农金昌伙于2009年带头创立。“我今年56岁,种花30多年了。”黝黑的金昌伙从田间走来,带着汗水,也带着茉莉的香氛。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闽侯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广植茉莉,成为福州茉莉花茶最优质的供货源。“那时候苏洋种满了茉莉花,家家户户都会种、会采摘,就像春天一样,充满希望。”金昌伙告诉记者,1988年,在外地打拼多年的他忘不了茉莉的芬芳,毅然回乡投身茉莉事业。

迎来鼎盛时期

生意越做越大

最早,金昌伙在白龙村租了6亩多土地,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茉莉花栽培专业户。由于管理有方,他家的茉莉花产量高、质量好,加上定价合理、信誉度高,茉莉花生意越做越大。

金昌伙只是闽侯茉莉花鼎盛时期的缩影。据介绍,1991年至1995年,闽侯县连续5年成功举办茉莉花节,邀请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各地客商等参加,盛况空前。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闽侯茉莉花种植达到巅峰,全县茉莉种植面积上万亩,总产量将近4000吨。

“那时一到夏天,村民大排长队,都赶着当采摘工,人人以此为荣,以此谋生。”金昌伙说,他的承包地里,最多有过180多人同时采摘。

收获政府扶持

口碑广为流传

2009年,老金的茉莉花事业迎来成果丰硕的“秋”。当时,为推广茉莉花种植,闽侯县政府从上调种植补贴、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技术支撑、与旅游相结合等方面着手,打造茉莉花产业链。

乘着这股东风,老金与4名合伙人一起承包苏洋村堤外的河滩地,办起闽侯苏洋茉莉花合作社,把一片荒滩改造成了规模化的茉莉花示范基地。

在央视摄制组拍摄时,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茶制作技艺(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传承人陈成忠也来到苏洋。“老金这的茉莉花最好,口碑业内皆知,我是他几十年的客户。”陈成忠如是说。

2014年4月,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苏洋茉莉花基地也成为该组织的监测点之一。省农业厅、市农业局还将基地列为“福州茉莉花核心保护区”。

扛过低谷萧条

守望不移初心

有过春的希望、夏的火热、秋的丰收,苏洋茉莉花基地也遇到过冬的冷酷。

“基地头两年发展不错,后来因为市场差、山洪、工人锐减等问题,亏了不少。”老金说,合作社的伙伴们熬不住了,纷纷选择退出,只有他坚守到了最后。

及时除草、喷药,制作农家肥,特制根部“营养土”,花更贵的工钱聘请采摘工……在老金的努力下,基地再次种植出了“我比人优”的茉莉花。“对比市场花价,我们家每斤都比别人高两三块。”老金说,今年许多种植户产量都不高,他的基地前两个月遭受3次山洪,但依然保持高产量、好质量。

“赚钱不是最重要的,记住乡愁最重要,我希望最好的福州茉莉花能被更多人知道,而且要一代接一代传下去。”如今,老金正将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儿子和儿媳,一家人齐心协力将茉莉花种植做大做强。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