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透露柔性屏进展:绵阳柔性产线明年满产

(原标题:面板大厂备战折叠屏:京东方绵阳柔性产线明年满产)

杨清清 绵阳报道

“算上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以及与工艺配合等的时间,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满产。”8月22日,在绵阳产线现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京东方集团副总裁、绵阳基地总经理常程透露。

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继成都产线之后,京东方的第二条AMOLED产线。京东方方面介绍称,该产线于2016年12月28日开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于今年7月15日量产出货,生产玻璃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计划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

目前,这条产线还未达到满产状态,需要经过工艺路线打通、品牌客户认证、设备运行稳定等过程之后再提速生产。除了成都及绵阳之外,京东方还在重庆建设第三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设计产能同样为4.8万片。

不过,即便是加码产能建设,当前柔性折叠屏的总体成本依然难以降低,可折叠产品也面临诸多挑战。“短期内可折叠屏产品的价格难以下降,这是因为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成本没有降下来。”常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的降成本还有赖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

触控一体化生产线

在绵阳生产线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经过柔性基底开发、窄边框电路技术、蒸镀工艺技术、柔性封装技术、Pad Bending工艺技术等环节,一块小小的智能手机柔性屏便诞生了。

不过,与京东方成都产线相比,绵阳柔性AMOLED产线还有其独特之处。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京东方成都产线采用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技术,绵阳生产线则采用触控一体化解决方案,显示面板本身便具有触控功能,从而更好地降低模组厚度,使柔性显示屏更加轻薄。

除了触控一体化之外,京东方绵阳产线还在进行诸多创新方向的尝试。例如,在全面屏时代,屏占比不断扩大,京东方正在努力将指纹识别、Home键以及摄像头等模块集成到屏幕中,实现真正的全面屏体验。

“第一代主要通过打孔方式实现,第二代则是屏内打孔方式,即在屏幕内显示区域打小孔,小孔周边还能显示正常效果,从而使手机摄像头完美嵌入显示屏中。”常程透露道,“这种产品今年下半年会陆续上市。”

在指纹识别方面,目前行业内通过光学识别或超声波识别技术,仅实现了局部指纹识别。常程指出,未来两三年内全贴合工艺的应用,有望达成全屏指纹识别的效果。

此外,为了将屏幕做得更薄、便于形态变化,京东方还在开发偏光片技术。“这样就不用再去外部采购偏光片了。目前原型技术已经开发完成,正在进行转量的技术验证开发。”常程表示。

折叠屏元年

今年上半年,可折叠手机火了。它背后的屏幕技术正是柔性AMOLED显示技术。

据常程介绍,柔性屏的屏幕比例能从传统的16:9提升至20:9,实现超高屏占比;对比度从1500:1一跃而至100000:1,屏幕显示更清晰;能够集成包括触控、指纹、虹膜识别、摄像头、屏幕发声等功能。

同时,柔性屏更加轻薄、强度更高,显示形态也更加自由,甚至卷曲的屏幕形态也很容易实现。“所以我们认为布局OLED的优势是很多的,尤其是在移动设备的终端选择上,OLED相关产品未来是一个巨大的趋势。”常程表示。

根据IHS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6年,整体智能手机市场面板出货量将从16亿片增至16.3亿片,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3%,但柔性面板将从1.59亿片增至4.81亿片,年复合增长率约15%。

今年则可视为折叠屏元年。“预计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内,用户就能陆续看到一些折叠产品的上市,明年将是折叠机小爆发增长的一年。”常程透露。他介绍,可折叠屏的主流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外大内小的水滴型屏幕,一种是U型屏幕。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S型屏幕甚至叠纸张般的多次折叠屏幕也有可能面世。

“对于屏幕本身而言,这个挑战是相对简单的,但对于整机的折叠机构设计而言,挑战更大。”常程直言道。

此外,配套产业也是影响最终成品的一大因素。“目前国内相关配套产业刚刚起步,甚至包括PI在内的部分材料,国内还不具备量产能力。”常程直言道。

它甚至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常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京东方产线的产能正在稳步爬坡中,但由于上下游配套的不成熟,最终的产品成本短期内仍无法降低。

“我们的想法是,短期内利用好现有资源,将柔性产品定义出来,再利用平台能力和客户影响力,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常程表示。

(实习生黄嘉敏对此文亦有贡献)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