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夹心层”之困 中国保障房的多元供给之路
- A+
- A-
从廉租房、公租房,到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再到共有产权住房,随着中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日益完善,面向不同人群的各类保障性住房也日益丰富。多元化的供给,不仅从租、售两个渠道向住房困难者提供保障,同时也扩大了住房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将以往处于保障政策之外的“夹心层”纳于其中。
保障覆盖面更广
2014年7月,私营企业职员鲍琦青拿到位于上海市罗店宝欣苑的新家钥匙。一家五口人从30多平方米的公房,搬入这套三居室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居住空间大了一倍,对这个从前的“夹心层”家庭来说,意味着三代人第一次拥有各自独立的生活空间。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原副巡视员李东表示,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准入实行住房、经济“双困”标准,主要解决既不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又缺乏市场购房能力的“夹心层”居民住房困难。自2010年起,上海连续5次放宽户籍居民家庭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准入标准。通过准入条件逐步放宽,使政策逐步覆盖到新落户、新就业、具有中等收入水平的青年职工家庭。
伴随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城市商品住房价格上涨,房价和收入增长水平的差距拉大,住房“夹心层”问题也不断出现。
对此,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郭俊胜表示,厦门市在基本实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在立法上创造性地将“夹心层”群体纳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只要在厦门没有住房的本市市民,均具有平等自愿选择申请保障性住房权利。
其他地方也通过放宽住房保障准入标准、提供针对差异化人群的住房保障供给等方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如嘉兴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从2005年仅覆盖低保家庭,逐步放宽到2015年度低保标准3.0倍以内的所有低收入家庭;2016年,南京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租赁补贴保障范围;2010年以来,广州市5次大幅扩大户籍家庭住房保障覆盖面,保障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每人每年9600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2018年的每年每人35660元,涨幅达271%。政策阳光照不到的“夹心层”正在大幅缩减。
住房保障更精准
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更广之外,各地也着力优化政策设计,提高保障精准度,确保把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的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保障房政策计划处处长林鹏表示,预计到2019年10月底,北京市保障房中心59个公租房项目将全部开通使用人脸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系统一方面可以防止陌生人尾随,确保公租房住户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防止转租转借、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利用中立起“防火墙”。有住户表示,启用人脸识别后,原来频繁光顾小区的房地产经纪人不再到小区来了。除北京外,上海、杭州、重庆、宝鸡等城市也在公租房项目上“试水”人脸识别系统,提高保障精度的同时,还可以对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群体出入设置“特殊关注”,更好保障其安全。
北京朝阳区东坝一个自住型商品住房项目的业主陈女士表示,天气好的时候小区里就会有很多人“晒娃”,有时甚至会有几十上百个小孩子同时玩耍。这是因为小区业主大多是买房结婚的刚需,入住之后纷纷成家生子,他们恰好是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保障对象。
如今替代自住房的共有产权住房,在制度设计上更为优化。林鹏指出,过去自住房约400户家庭抢一套房,现在则变成了7户家庭中就能摇中一套房,无房家庭“中签率”大大提升。共有产权住房剔除了投资属性,确保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从而真正满足刚需群体住房需求。
未来,各地还在市场化运营、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住房保障的创新机制。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的住房保障覆盖了约四分之一的城镇人口,在国际上看接近欧洲的水平。不过,中国各地政府大都不仅直接出钱建设,还要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分配管理,承担责任极重。他建议,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例如政府采购服务等,减轻政府管理压力,多渠道提供住房保障。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