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红包”落地生根 江苏赋能制造业驶入“新赛道”
- A+
- A-
图为徐州市税务局成立服务专家团队,及时为徐工集团送去减税降费红包。供图
中新网南京7月22日电 题:(经济观察)减税降费“红包”落地生根赋能制造业驶入“新赛道”
作者廖苑辰杨颜慈
2019年以来,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正加速落地,不断激发市场新活力,制造业成为主要的受益群体。在制造大省江苏,减费降税的“礼包”正从纸上走入企业账单,为传统制造业按下“快进键”,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添新翼”,为制造业走出国门再“添底气”。
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江苏制造业走在前列。在全国20000亿(人民币,下同)的减税降费总盘子下,江苏的减税降费规模达2000亿。
企业获得感如何?怎样精准落实?“红包”如何变成“幸福账单”……连日来,记者走进江苏多家制造企业,探索减税降费给制造企业带来的新变化。
苏州吴江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上门“一对一”辅导最新减税降费政策。供图
传统制造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
“除了科研团队和技术设备,减税降费是重要的助推力量。密集的税收优惠使研发有了强劲的资金支持,增强了企业信心,是化纤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康云秋坦言,传统行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进入转型升级的赛道。公司将利用减税降费的资金,持续在“工业丝”项目上升级换代。
据康云秋统计,今年预计因增值税税率下降,该公司减税约2500万元。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还享受所得税税率减至15%的优惠,仅此一项近三年来就减税3.1亿元。“节省”下的资金为企业转型提供了“活水”。
与化纤一样,曾经盛极一时的家纺行业近年也遇到了“转型之困”。
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出台后,南通罗莱生活董事长薛伟成算了一笔账:增值税税率下调减少了近3000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约5000万元,加上附加税费减免等,预计全年将减少8500万左右。
“这是减税降费为传统行业带来的巨大红包,不仅仅为企业提供了流动资金,更是为转型提供了‘弹药’。”薛伟成兴奋地说。
图为无锡税务部门设立“税收营商专员”,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实施“点对点”减税降费政策服务。供图
中高端制造业发展“如虎添翼”
对于中高端制造而言,伴随着2019年减税降费新政的落地,企业创新研发有了强劲的资金支持,增强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信心,也成为了催动制造业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国家全面推行减税降费,不仅税收减负力度大,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注入了蓄势创新的持久动力,从而有力推动中国高端制造走向5G智能制造。”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说道。
得益于税负的“减法”到智造的“加法”,更多制造企业实现“华丽转身”。
“2018年,我们享受税收优惠7000多万元。正是在税收政策助力下,公司多项技术打破垄断,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AP100壳内电缆填补了行业空白。”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总经理丁志鸿有感而发,“国家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企业注入了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动能。”
“走出去”企业国际市场“跑起来”
在埃塞俄比亚,由江苏其元集团投资的东方工业园正式建成,目前已入驻企业90家。据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董事长卢其元介绍,一揽子税费优惠为企业加速在国际市场“跑起来”提供动力。
近年来,徐工集团“大动作”频出,一台台“重器”从江苏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据该公司初步统计,在2019年国家提出的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徐工集团预计全年可减免税收3.68亿元,降费5247.55万元,其中社保费降率预计降费4078.73万元。
徐工集团副总裁吴江龙信心满满地说道,“有了减税降费的雨露甘泉,我们创新的决心会更大,实干的劲头将更足,为我们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强的底气。”
记者了解到,江苏税务部门还专门成立服务专家团队,编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及税收协定汇编》,通过“专户专员化”开展政策宣传和纳税服务,为江苏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中提供“税务方案”,为企业铺平“走出去”道路。
今年以来,力度空前的减负红利持续释放,为企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减税降费为制造业带来的信心和红利,正在转化为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升级的新动力,让企业创新的决心更强、实干的劲头更足,江苏制造业向中高端、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同时,当地税务部门不断推行减税降费“一户式”清单管理等服务举措,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完)
新闻阅读排行
-
3522 阅读 2020-04-03 08:14
-
1847 阅读 2018-06-15 18:00
-
1823 阅读 2019-05-16 19:15
-
1590 阅读 2019-03-26 14:47
-
1423 阅读 2019-03-30 23:34
新闻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22-04-20 11:47
-
12 阅读 2022-04-19 15:46
-
5 阅读 2022-04-18 13:31
-
4 阅读 2022-04-18 13:10
-
41 阅读 2022-04-16 1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