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到难分步走 长安村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将在长乐区推广

“你来看看,我今天分得是不是特别好。”“很棒,你看,垃圾分类不复杂吧。”昨日下午,在长乐营前街道长安村,林依伯拉着村干部到他家看垃圾分类的“成果”。获得肯定后,他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

作为长乐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村,今年5月中旬,长安村从易到难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短短两个月,村民基本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

走在长安村的村道上,可见家家户户门口均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写着“厨余垃圾”,一个标明“其他垃圾”,每个垃圾桶上还印有二维码。

“村民嫌麻烦,习惯所有垃圾一起丢,要改掉这种习惯得一步一步来,我们先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着手。”长安村党支部委员林锦榕告诉记者,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一开始,村里成立了一支垃圾分类小分队,由党员、社工、村民代表共30人组成,小分队再分为15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6户至20户,挨家挨户入户宣传。

想让村民懂,自己就要先弄通。“村委会请专业社工和专家来讲课,前前后后给我们培训了好多次。”林锦榕说,向村民讲解分类知识,“高大上”行不通,必须通俗易懂接地气,小分队通过摸索,慢慢找到门道。“能吃到嘴里吐出来的就是厨余垃圾,剩下的就是其他垃圾。”简单一句话,村民易懂,也乐于接受。

长安村敬老院内,崭新的“长安村垃圾分类积分兑奖机”格外醒目,兑奖机内有抽纸、牙膏、洗发露、水杯、剃须刀等奖品。

“如果垃圾分类做得好,可获得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我们觉得有压力,担心做不好,积分难拿到。”在敬老院,村里的老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垃圾分类。

“我们通过奖励机制,调动了分类的积极性。”林锦榕告诉记者,村委会给每户村民分发两个垃圾桶,村民每天将垃圾分类好,由村委会专门安排人上门“验收”。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村民,当场扫垃圾桶上的二维码送积分。每天最多10个积分,村民只要达到150个积分就能在兑奖机上兑换相应的奖品。

13岁的杨智伟是村里垃圾分类的小小宣传员,每周跟着小分队成员到村民家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杨智伟很懂事,爷爷奶奶腿脚不便,他每天都帮爷爷奶奶把垃圾分好。“这样既可以帮爷爷奶奶养成好习惯,也能赚积分为爷爷奶奶换生活用品。”他说。

记者了解到,长安村在长乐区率先购入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建起了餐厨垃圾处理房。长安村村干部介绍,长安村一天能处理约150公斤餐厨垃圾,经过设备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重新用于种植果树、花草。

“长安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成效初显,接下来将向全区其他村推广。”长乐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