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申遗,有了更丰富内涵

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中国代表团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庆祝中国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新华社 图

文物保护从保护为主到强调保护在城乡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形成更为紧密的社会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了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对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情况的回顾,到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提出;从历史城区到文化景观,再到文化线路;从对物质遗存的绝对保护,到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强调保护的专业化到强调社区在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中的作用,今天的世界遗产保护与《世界遗产公约》刚通过时相比,在遗产的认定标准、真实性完整性标准、遗产申报的类型和关注的核心问题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全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发展。

中国作为遗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在长期的保护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认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成功申报第一批6处世界遗产之后,中国仍致力于把自身实践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原则相结合。

2004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引发了中国社会对世界遗产的普遍关注;2006年至2013年连续对世界遗产新类型的研究,促进了中国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跨越式发展。基于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中国文物保护从保护为主到强调保护在城乡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形成更为紧密的社会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了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