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报告:“萌丧佛土”成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 杨维琼 杨月)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第五本《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蓝皮书指出,随着网络和日常生活的连接越来越紧密,新的矛盾涌现,各种新思想、新现象不断碰撞,"全民创作"的可能性空前提升,话语体系也在不断更新,"萌丧佛土"等成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未成年人网络文化流行语成为报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网络流行语文化不仅是文化现象的映射和文化心理的浓缩,也反映了社会心态。报告分析未成年人常用的网络用语后发现,"丧文化"是年轻人的一种自嘲,是未成年人表达欲望与旺盛表达能力的另类体现,是当代未成年人的"精神胜利法"。"佛系文化"也成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课题组认为这是未成年人社会工具理性化的产物。

另外,有趣的"萌文化"也进入了课题组的研究视野。报告认为,这是未成年人逆反行为的和缓表达。与"佛系文化"同源于日本的"萌文化",体现了未成年人追求青春、童真、温暖的心态,弱化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矛盾,把个体的逆反行为变成了一种集体的欢快表达。2018年,"萌文化"已经成为文化营销甚至国家形象传播中的建设性力量,如文博会网站推出卡通朱熹、卡通孔子形象,让传统文化人物形象得到新潮呈现;故宫在新媒体平台中萌化皇帝、嫔妃;国家博物馆让文物"卖萌"的视频也可圈可点。而在网络政治议题中,也出现了官方话语的萌化呈现,如《中国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就曾推出过领导人的动漫形象。总体而言,"萌文化"在连接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和社会议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推进了严肃议题的普及和与未成年人受众的对接。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