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杨振宁:盛宴已过!王贻芳:正当其时!
- A+
- A-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李大庆
五一节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杨振宁在国科大明德讲堂演讲后回答研究生提问时再一次表达了反对中国建造大型环形对撞机(CEPC)的态度。5月2日晚,CEPC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对科技日报记者:我主张中国应该建造CEPC的态度没有变。
针尖对麦芒。
杨王二院士2016年就为CEPC争论过
CEPC计划是中国高能物理学家于2012年提出的,旨在高能物理领域探索和理解希格斯粒子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寻找暗物质、真空稳定性等一系列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寻找新的物理规律。
2016年,杨振宁通过媒体透露,他反对中国现在建造CEPC。他主要提出了7点理由。随即,王贻芳针对杨振宁的7点理由,也通过媒体发表了逐条的反驳。
例如,杨振宁反对的第1条理由中提到:"建造大对撞机美国有痛苦的经验。1989年美国开始建造当时世界最大对撞机,预算开始预估为30亿美元,后来数次增加,达到80亿美元,引起众多反对声音,以致1992年国会痛苦地终止了此计划,白费了约30亿美元。这项经验使大家普遍认为造大对撞机是进无底洞。"
而王贻芳则认为:美国建世界最大对撞机(SSC)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当时的政府赤字、与国际空间站争夺经费、两党政治斗争、德克萨斯与其它地区的区域竞争,还有管理不善、预算错误、造价飙升、国际合作不够等。"预算超支"绝不是SSC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是有其特殊及偶然原因,主要是政治因素。
"对美国来说,SSC中途下马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它使美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失去了发现希格斯粒子的机会,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机遇,失去了国际领导地位,到现在还没有翻身。这个决定对美国的大科学研究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并使一代美国人失去了梦想的勇气。当年美国科学界反对SSC的理由跟我们今天在中国听到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事实上SSC的终止并没有让任何科学家获得经费的增加,当然SSC的启动也没有减少任何人的经费,很多当年反对的人后来也后悔了。"王贻芳强调,美国终止建造SSC之后,欧洲建造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有超支,但并不是太多。这说明大型加速器并不一定是"无底洞",是可以成功的。
当然,杨振宁还提到了钱的问题,对于这项可能花费几百亿上千亿人民币的大科学工程,他说:中国GDP虽然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少于巴西、墨西哥或马来西亚,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等。
对此,王贻芳当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估算了中国的CEPC从2022年建设到2050年左右完工,大约需要1千亿元左右的人民币。
杨振宁"舌战群儒"
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
杨振宁反对中国建造大型的高能加速器不是2016年才开始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曾经反对过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
2018年3月,杨振宁出版了《晨曦集》,公开披露了1972年夏天他从美国来华期间与中国科学家的一次座谈会内容。那时,杨振宁还是一位美籍华人。有学者称,在1972年7月4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杨振宁在与中国科学家座谈时,"舌战群儒",激烈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杨振宁认为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高能物理的发展前景,并不在于高能加速器能量的增加,而在于物理观念的突破。
在那次来华访问期间,他与中国科学家多次座谈,当被问到美国高能物理发展为何取得许多成绩时,杨振宁特别指出,一是经费充足,二是人才众多。
而处于文革中的中国科学事业,显然缺乏杨振宁所说的这两个条件。
CEPC《概念设计报告》诞生
1984年10月,中国开始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启了中国大科学工程建设的新时代。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探测器分总体(图片来源:BEPC官网)
军事阅读排行
-
10253 阅读 2022-09-15 17:57
-
6673 阅读 2020-05-18 12:54
-
2895 阅读 2023-05-06 15:34
-
2787 阅读 2022-10-08 14:36
-
2599 阅读 2022-11-13 11:03
军事热门推荐
-
496 阅读 2024-05-27 09:53
-
613 阅读 2024-04-01 08:10
-
170 阅读 2024-04-01 08:06
-
831 阅读 2024-01-28 10:09
-
555 阅读 2024-01-24 09: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