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显露这一迹象后 全球“松了口气”

外媒称,有迹象显示美国和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早先的放缓之后于3月份企稳,而欧洲制造业上个月表现低迷。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日报道,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公布,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2月份的54.2升至55.3,新订单指数尤其强劲,这对未来数月的美国工厂产出而言是好兆头。该指数是基于制造业采购经理对所在公司活动扩张还是萎缩的预期得出,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

路透社指出,美国3月制造业数据好于预期。

同时,中国3月的制造业PMI也重回扩张区间。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联合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低于50%临界点后重返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这表明随着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简政减税降费政策逐步落地,供需两端有所回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3月份PMI指数明显回升,而且重新回到50%荣枯线以上,既有春节后恢复生产的季节性因素,也反映稳增长相关政策效果在进一步显现。从相关指数看,目前企业信心、生产经营活动等都呈恢复态势。

另据路透社4月1日报道,美国股市4月1日收盘上涨,因美国和中国的制造业数据乐观,缓解了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忧虑。报道称,数据显示,3月中国制造业恢复增长,推动了全球股市上涨。

而欧洲情况则大为不同。

据路透社4月1日报道,欧元区3月制造业活动萎缩速度加剧,PMI终值47.5,为近六年来最疲软,前瞻指标亦指示前景黯淡。IHS马基特公司欧元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终值连续第八个月下滑,跌至47.5,创2013年4月以来最低。3月产出指数跌至47.2,创2013年4月以来最低,连续第二个月低于荣枯分界线50。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