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军民合力推动中国造舰业进步 电子设备仍是薄弱环节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美国《海事管理》网站1月18日发表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院战略学教授、首届文职教职工研究优秀奖获得者、《海军战争学院校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德鲁·S·埃里克森的题为《中国海军造船:开足马力向前》的文章,原文摘译如下: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快速建造海军舰艇。中国官方媒体形象地将其称为"下饺子"。现在,中国造船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质量上也不断提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造船国,它还构建了各种类型的海军舰艇和武器系统的精密模型。是什么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资料图: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下水。

舰队现代化

海军战舰是一国海军战略的物理体现--用来谋求实现前者海上目标的最重要元素。中国已将世界第2大经济体和第2大国防预算纳入正在进行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海军建设计划中,即将组建世界上规模数一数二的海军力量。中国海军掀起了巨大的、迈向远洋海军的浪潮。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头10年实施裁军,淘汰众多旧式战舰并替换为规模较小、但更加现代化的新型战舰后,中国海军不仅舰艇数量,而且在质量上都得到提升。随着中国海上战略的发展,中国海军的作战要求也不断向前推进。为适应这种主观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海军自身也进行了全面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尚不具备强大的对陆(海)打击能力或舰队防空能力,而现在均已具备。为了满足更高的作战需求--如区域防空和多层点防御,包括执行更多任务加强实力,中国海军的战舰性能已变得更加先进,并在总体规模上得到大幅提升。中国海军的大型作战舰艇的性能指标越来越向美国海军同类战舰靠拢。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