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让军队里的这群人 更荣耀并更有尊严才行
- A+
- A-
日前,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评选揭晓,解放军和武警部队5850名士官接受表彰。
1
68年前的今天,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打响。
这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在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溃败之后,美军已经开始适应了志愿军的穿插战术。李奇微狡猾地在志愿军攻击"顶点"布置了强大的预备队,当志愿军"礼拜攻势"开始遇到兵力和物资补给上的困难时,空地一体的强大反击就开始了。
形势是极度危险的。志愿军必须抵挡住美军的凶狠反扑,否则将是整个战局的恶化。在那样坚决的命令之下,担负阻击任务的志愿军连队,很多时候做法是如出一辙的--把连队的老兵集中起来,分散布置到阻击路线的各个要点上。
这些被称之为老兵的人,普遍具有三年以上的兵龄,思想过硬、作风坚韧、经验丰富、技战术高超。他们像钢钉一样死死地钉在一个个山头上,让美军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沉重代价。
数不清有多少这样的人牺牲在这场战役中,但他们的付出让那支空前强大的美军最终筋疲力尽停止进攻。他们无疑在这场战役中居功至伟。
实际上,整个抗美援朝期间,那些英雄功臣很大比例都是出自这样的群体,一如邱少云、黄继光、柴云振等。一支军队能否取得战争的胜利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但在战斗的最细微处,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就是这一群体--老兵。
2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今天的解放军已不同于当年的志愿军,今天的"老兵"与那时的"老兵"在内涵外延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有一个更科学准确的概念可以界定这一新的"老兵"群体--士官队伍。
如今的士官队伍,同样具有兵龄长、经验足、技术强的优势。"中国潜艇AIP系统第一人"肖海生、"坦克王"李恒昌、"导弹兵王"何贤达……无论发生如何紧急的情况、执行什么任务,当这么一群人扛着士官军衔站在排头时,就会让其他官兵有了"定心丸"。
据统计,士官在我军基层单位已占兵员总数的50%以上,有的高技术部队甚至高达80%。随着军改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士官走上了现代化专业技术岗位,活跃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在训练管理、技术保障以及遂行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士官太重要了!"习主席的一句感慨,既是对士官队伍地位作用的高度评价,也是强军兴军的时代要求。
3
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调动士官队伍的激情和荣誉感,加强士官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士官队伍战斗力不断上升,无疑是军队各级必须做好的一道题目。
应该承认,士官群体也曾遇到一些普遍性问题。微信公众号"一号哨位"去年曾有一篇文章《士官今年二十七!》,道出了不少士官心中的苦闷:年轻士官关心自身价值实现,担忧上升的空间有多少,努力工作是不是还有盼头;年长士官焦虑家庭婚姻问题,个人今后的路怎么走。"新一代的士兵更加注重个人价值,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另眼相对。"
还好,这些呼声已经被各级所知晓,借着军改的春风,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逐渐推出:"士官+"等新生事物相继出现,配套的政策制度、岗位权责、福利待遇随之出台,还有已婚士官离队住宿、士官教育培训、士官疗养等一大批温暖人心的制度措施也陆续出现。
军事阅读排行
-
10253 阅读 2022-09-15 17:57
-
6673 阅读 2020-05-18 12:54
-
2895 阅读 2023-05-06 15:34
-
2787 阅读 2022-10-08 14:36
-
2599 阅读 2022-11-13 11:03
军事热门推荐
-
496 阅读 2024-05-27 09:53
-
613 阅读 2024-04-01 08:10
-
170 阅读 2024-04-01 08:06
-
831 阅读 2024-01-28 10:09
-
555 阅读 2024-01-24 09: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