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上校登央视 揭秘战火中撤侨背后 平均每人用时不到10秒

2015年3月,中国首次动用军舰撤侨,后以此为蓝本拍出电影《红海行动》。

日前,执行该撤侨任务的潍坊舰政委范冠卿,做客央视《开讲啦》节目,揭秘背后紧张动人的故事。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范冠卿还是一位暖心政委,除了经常半夜为值守的战士们下面条,还曾在除夕夜守卫海防时,为值更(班)的战士包饺子。

范冠卿

唯一的逆行者

2015年3月,也门安全局势日趋恶化,我驻也门公民也面临着生命危险。奉上级命令,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潍坊舰立即赶赴也门执行撤侨任务。

范冠卿回忆,在潍坊舰驶入港口时,天空有4架战机呼啸而过,远处浓烟滚滚。其他船只一见这个情况马上起锚掉头离开港口,只有潍坊舰成了驶向荷台达港的唯一逆行者。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其实潍坊舰在撤侨时情况非常紧张。范冠卿曾在做客北京卫视时披露,面对当地激烈的战事,为了自身的安全,潍坊舰启动了武器状态保持方案--

副炮装于弹鼓,主炮挂于弹链,干扰弹装填至发射位置,就连防空导弹都连接了点火电缆,以随时应对激光制导炸弹,包括空地导弹对舰船的误击、误炸。

军舰靠岸后,武装警戒人员立马冲到码头筑起一道安全的防御圈,舰艇上也布置了火力点,狙击手占据了舰艇的最高点,监控着整个码头,来保护同胞的安全。

多停留一分钟,处境就多一分危险。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最终仅用时71分钟,就将455名中外公民全部安全撤离,平均每人用时不到10秒。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