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歼-8II没几架 给它配的“A弹”更加少

施佬和养鸡在大概两年半之前,曾经很认真地瞎搞过一个自娱自乐性质的"推(嘴)演(炮)",设定的背景则是1996年台海危机下两岸的大规模全面战争。围绕着这波推演,大家也煞有介事地仔细考证了一圈有关两岸在当年的编制部署、武器装备等一系列情况,一边弄出了不少新的资料,一边也得出不少结论,小小刷新了一波三观。

▲ 在地图上一顿标注,然后互相嘴炮,看谁的部队的行动比较"科学"

既然是96年台海的背景,那么空战的讨论和对比自然是重头戏。我们一开始基本都按照比较容易查到的资料"按图索骥",所以海峡中线的空战重点自然就变成了双方当时都数量有限的先进战机的对决。

▲ 没有F-16和幻象战机的1996年,"经国"号就成了台军超视距空战的全部希望

台军这边是两个中队不到50架能够发射"天剑二号"的"经国"号战机,解放军这边嘛,自然是当年我军的26架原装苏-27SK/UBK(1995年采购的22架第一批1996年4月25日才来华,被我们认为"远水难解近渴"给排除了)和当时刚刚交付部队的55架歼-8II型战机。解放军这边的苏-27系列能打R-27,歼-8II型理论上则能发射原装进口的"阿斯派德"空空导弹。

▲ 又要挂符合挂架对地丢铁炸弹,又要打中距弹,歼-8II当年也是主力到不行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