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学者:西方对华激烈反应 仿佛“黄祸”论卷土重来

19世纪欧洲的"黄祸论"作品

[环球网军事综合报道]加拿大《多伦多星报》12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及相关成见重现对于当前与中国的僵局,加拿大的激烈反应让我大吃一惊。比如专栏作者保罗·威尔斯称,中国利用其"一带一路"倡议满世界放高利贷。中国是几乎在世界每个地方修建基础设施,诚然,这些并非免费的。但当初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计划也不是免费的啊。而且美国的援助规模更小,还要求削弱工会和左翼政党--但(西方)媒体却赞誉有加。中国目前可能在30个非洲国家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而美国在非洲有的是34个军事基地。

加拿大《环球邮报》的一篇社论称,相比美国--"我们的主要盟友和与我们志同道合的民主和法治社会","北京那些强硬的人露出真面目"。这种解读太"宽宏大量"了。当今,是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与俄罗斯的《中导条约》,拒绝加入国际刑事法院,此外还打破与原住民的无数条约,上世纪80年代还在海牙被判对尼加拉瓜的战争负有罪责……

我知道(有人会说)这些是转移话题的诡辩,但这么做自有其道理,特别是如果你想要理解对于一个正常大国的行为,(西方为何会有)异常激烈反应的话。

比如,加拿大媒体歇斯底里的代表安德鲁·科因。他称华为"或许不是国有公司,但肯定受政府的摆布"。这话有道理。那么(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当初所说的"军工综合体"以及现在的脸书、苹果、亚马逊和谷歌,也都是如此。既然是这样,为什么科因说得好像中国这样做就不行,而所有其他国家这样做就没问题?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